磬绝朝斋后,香焚古寺前
出处:《东林愿禅师院》
唐 · 崔涂
与世渐无缘,身心独了然。
讲销林下日,腊长定中年。
磬绝朝斋后,香焚古寺前。
非因送小朗,不到虎溪边。
讲销林下日,腊长定中年。
磬绝朝斋后,香焚古寺前。
非因送小朗,不到虎溪边。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与世:与社会、尘世。渐:逐渐。
了然:清晰明白。
林下:山林之中,隐居之处。
腊长:冬季漫长。
定中年:修行者认为的静心岁月。
磬绝:磬声停止。
朝斋:早晨的斋戒。
古寺:古老的寺庙。
送小朗:送别小朗(小朗可能是朋友或弟子的名字)。
虎溪边:虎溪,传说中儒佛两家常在此交流,此处代指宁静之地。
翻译
与世渐行渐远,心灵变得清澈。在山林中度过平静的日子,冬季漫长,正值禅定之年。
清晨斋戒结束后,磬声消散,香烟袅袅升起在古寺前。
如果不是为了送别小朗,我不会来到这虎溪边。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涂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渐行渐远,身心逐渐超脱尘世的感慨。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淡远。
“与世渐无缘,身心独了然”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诗人表明自己已经和喧嚣的世俗生活拉开了距离,内心获得了片刻的清净。
接下来的“讲销林下日,腊长定中年”则描绘出一幅静谧的山林景象。诗人在树荫下的阳光里享受着悠闲的时光,而时间的流逝也似乎被这一刻的宁静所定格。
“磬绝朝斋后,香焚古寺前”两句则转向了宗教生活的描写。磬是净手之物,朝斋过后,即早晨的佛事结束之后,诗人来到古老的寺庙前,那里升起了香烟,显示出一派超凡脱俗的情景。
最后,“非因送小朗,不到虎溪边”则表明诗人的此次出行并非为了送别,而是因为自己的原因而选择不去虎溪边。这里的小朗可能是诗人朋友的名字,这里所说的“不到虎溪边”也许暗示着一种避世或隐居的情怀。
总体而言,崔涂在这首诗中以淡雅的笔触勾勒出一幅超脱红尘、归向自然与佛法的生活图景,其内心的平和与外界的宁静交织成了一曲超然物外的生灵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