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窗低晓月,几处苦秋阴
出处:《雨后早起》
明 · 谢榛
积雨空阶满,开轩幽兴深。
半窗低晓月,几处苦秋阴。
已倦人间路,能閒诗外心。
还憎多此癖,习静老山林。
半窗低晓月,几处苦秋阴。
已倦人间路,能閒诗外心。
还憎多此癖,习静老山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清晨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闲适。首句“积雨空阶满”以“积雨”点明了前夜的雨势之大,使得台阶上积满了雨水,营造出一种湿润清新的氛围。接着,“开轩幽兴深”一句,通过“开轩”这一动作,展现了诗人打开窗户,让清新的空气和自然景色涌入室内,从而激发了他内心深处的幽雅情趣。
“半窗低晓月,几处苦秋阴”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清晨微弱的月光透过半开的窗户洒在室内,给人一种柔和而朦胧的美感;另一方面,通过“几处苦秋阴”暗示了室外秋日的阴冷与萧瑟,形成了一种内外环境的鲜明对比,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情感的层次。
“已倦人间路,能閒诗外心”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生活的厌倦,以及在诗歌世界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这里的“人间路”象征着世俗生活的艰辛与复杂,“诗外心”则代表了诗人希望通过诗歌来达到的心灵自由与超脱。
最后,“还憎多此癖,习静老山林”流露出诗人对当前生活方式的不满,以及向往回归自然、过简朴生活的愿望。“癖”字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痴迷,而“习静老山林”则表达了他希望在山林间寻找宁静与自我实现的理想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清晨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充满了哲理性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