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老见兵革,济时愧才疏
出处:《许崧老见和月林堂夜坐诗复次前韵寄之》
宋 · 李纲
宇宙一逆旅,安用归我庐。
解装寓僧房,袤丈即有馀。
三年走万里,华发照川途。
颇思少壮乐,谈笑轻簪裾。
醉挥铁如意,击碎红珊瑚。
垂老见兵革,济时愧才疏。
及兹再飘零,敛若霜中梧。
幸从山林游,时与释子俱。
超然意有会,不必窥其书。
臞仙静退者,久要不渝初。
和我月林篇,此作久所无。
徵言思会面,岁晚苦离居。
解装寓僧房,袤丈即有馀。
三年走万里,华发照川途。
颇思少壮乐,谈笑轻簪裾。
醉挥铁如意,击碎红珊瑚。
垂老见兵革,济时愧才疏。
及兹再飘零,敛若霜中梧。
幸从山林游,时与释子俱。
超然意有会,不必窥其书。
臞仙静退者,久要不渝初。
和我月林篇,此作久所无。
徵言思会面,岁晚苦离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的作品《许崧老见和月林堂夜坐诗复次前韵寄之》。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许崧老在月林堂夜坐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
首句“宇宙一逆旅,安用归我庐”以宇宙为逆旅,表达出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哲理,同时也流露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接着,“解装寓僧房,袤丈即有馀”描述了诗人简朴的生活状态,寓居于僧房,虽空间狭小,却也足以自适。
“三年走万里,华发照川途”展现了诗人奔波劳碌的一生,虽历经万里,但岁月已在他头上留下了痕迹。“颇思少壮乐,谈笑轻簪裾”则表达了诗人对年轻时代的怀念,那时的他或许能轻松地享受生活,谈笑风生,不受世俗束缚。
“醉挥铁如意,击碎红珊瑚”描绘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一面,饮酒作乐,挥洒自如,甚至有些放纵。“垂老见兵革,济时愧才疏”则是对晚年境遇的感慨,面对战乱,诗人自感才能不足,无法为国家效力。
“及兹再飘零,敛若霜中梧”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晚年孤独、飘零的形象,如同霜中的梧桐,显得格外凄凉。“幸从山林游,时与释子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以及与僧侣交往的平静与和谐。
“超然意有会,不必窥其书”则体现了诗人对精神层面追求的重视,认为真正的交流在于心灵的契合,而非文字的深奥。“臞仙静退者,久要不渝初”赞扬了许崧老的淡泊名利、静心修行的品质。“和我月林篇,此作久所无”表达了对许崧老作品的赞赏,认为这样的作品久未出现。
最后,“徵言思会面,岁晚苦离居”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友人相聚的心情,即使是在岁末的离别中,也充满了对未来的期盼与希望。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往生活的回忆,也有对现实境遇的感慨,同时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