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意偶相似,叹息复叹息
出处:《秋宵辞 其七》
宋 · 白玉蟾
眇哉青松梢,高高九千尺。
两班森道傍,暮起凄黯色。
嗟彼昂藏姿,山林端可惜。
浩然呼西风,夜深鸣萧瑟。
此意偶相似,叹息复叹息。
两班森道傍,暮起凄黯色。
嗟彼昂藏姿,山林端可惜。
浩然呼西风,夜深鸣萧瑟。
此意偶相似,叹息复叹息。
注释
眇哉:形容微小、渺小。青松梢:青翠的松树顶端。
九千尺:极言其高。
两班:两排、成列。
森:密集、众多。
凄黯:凄凉、暗淡。
昂藏:威武、挺拔。
可惜:令人惋惜。
浩然:壮志、豪迈。
西风:秋风、西北风。
萧瑟:形容声音凄凉、悲凉。
此意:这种情感或情景。
偶相似:偶然相似的感觉。
叹息:深深的感慨或哀叹。
翻译
多么渺小的青松梢啊,它高耸入云有九千尺。两排松树排列在道路两侧,傍晚时分显得阴郁而凄凉。
感叹那挺拔的姿态,如此在山林中实在令人惋惜。
豪迈地呼唤着西风,深夜里发出萧瑟的声响。
这情景偶尔让我心生共鸣,只能一次次叹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秋夜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在静谧之中产生的情感波动。"眇哉青松梢,高高九千尺"一句,以远望的角度展现了苍翠欲滴的松树,它们仿佛连天而立,高不可攀。"两班森道傍,暮起凄黯色"则描绘出两旁林木深邃、道路曲折,以及暮色渐浓时分外散发出的冷清气息。
诗人在这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中,对景物产生了共鸣。"嗟彼昂藏姿,山林端可惜"表达了一种对自然之美的珍视和怜悯,似乎担心这些美好会被时光所掩盖。接下来的"浩然呼西风,夜深鸣瑟"则写出了诗人在深夜里,对着西风发出豪放的吟咏声,那声音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
最后一句"此意偶相似,叹息复叹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无尽的叹息。他的情感和眼前的景象不期而遇地产生了共鸣,这种感觉又引发了他更多的感慨之声。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山林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和感伤,是一篇融情于景、情景交织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