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钥侵晨放九门,天街一骑走红尘
出处:《清明赐新火》
宋 · 欧阳修
鱼钥侵晨放九门,天街一骑走红尘。
桐华应候催佳节,榆火推恩忝侍臣。
多病正愁饧粥冷,清香但爱蜡烟新。
自怜惯识金莲烛,翰苑曾经七见春。
桐华应候催佳节,榆火推恩忝侍臣。
多病正愁饧粥冷,清香但爱蜡烟新。
自怜惯识金莲烛,翰苑曾经七见春。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清明赐新火》,描绘了清明时节宫廷中的一种特殊仪式。首句“鱼钥侵晨放九门”,形象地写出清晨时分,宫门开启,如同鱼钥轻轻启开春天的大门,象征着皇家恩典的降临。"天街一骑走红尘",则展现了皇帝或使者骑马穿过京城街道的庄重场景,尘土飞扬,显现出节日的热闹气氛。
接下来,“桐华应候催佳节”以桐花盛开预示着清明的到来,佳节之际,诗人深感荣幸能因朝廷恩典得以侍奉。“榆火推恩忝侍臣”中的“榆火”指清明时节的赐火,表达诗人对皇恩的感激之情,自谦为蒙受恩惠的臣子。
“多病正愁饧粥冷”流露出诗人身体欠佳,但仍对赐予的新火带来的温暖感到喜悦,尤其是那刚出炉的糖粥。“清香但爱蜡烟新”进一步强调了对新火带来的清新香气的喜爱,暗示着新年的开始和希望的重生。
最后,“自怜惯识金莲烛,翰苑曾经七见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在翰林院多年服务,多次经历赐新火盛况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叹,寓含着对朝廷生活的深深怀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既描绘了清明赐新火的仪式,也展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体现了宋词婉约含蓄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