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细马驮春风,罗带飘飖白鹇尾
出处:《素云引为玄霜公子赋》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清河美人姑射神,梦中认得梨花云。
朝朝暮暮不肯雨,璚枝玉叶光轮囷。
靘妆不染胭脂水,轻歌欲遏鸾笙起。
五花细马驮春风,罗带飘飖白鹇尾。
柔情易逐綵霞空,半掩春衣嘶玉龙。
九点峰前指归路,家住松陵东复东。
桃叶桃根春已暮,又逐飞花度江去。
梨园昨夜春雨多,回首孤飞在何处?何处孤飞去复来,直是玄霜百尺台。
朝朝暮暮不肯雨,璚枝玉叶光轮囷。
靘妆不染胭脂水,轻歌欲遏鸾笙起。
五花细马驮春风,罗带飘飖白鹇尾。
柔情易逐綵霞空,半掩春衣嘶玉龙。
九点峰前指归路,家住松陵东复东。
桃叶桃根春已暮,又逐飞花度江去。
梨园昨夜春雨多,回首孤飞在何处?何处孤飞去复来,直是玄霜百尺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如清河美人的姑射仙子,她梦中邂逅了梨花般的飘逸身影,如同云朵般轻盈。她像瑶池中的琼枝玉叶,光彩照人,不施脂粉,歌声轻灵动人,仿佛能唤起鸾笙。她的美丽与春风同行,骑着五彩马,身后罗带随风飘动,如白鹇尾羽般摇曳。
她的柔情如烟霞般易逝,春衣半掩下,马蹄声中传来玉龙的嘶鸣。在九点峰前,她指向松陵的东边,暗示着归途。然而,桃花凋零,春意阑珊,她又随着飞花渡过江面,不知所踪。梨园夜雨后,诗人回首望去,只见她孤独的身影消失在远方,宛如玄霜高台,令人惆怅。
整首诗以清丽的笔触,借美人形象抒发了对时光流转、人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杨维桢的元末明初诗歌,常常融入仙道元素,此诗亦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