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笑世间名利客,一生扰扰徒悲哀
出处:《秋日山林即事次叔父宝印师韵 其一》
宋 · 王十朋
萧萧蘋末生秋声,登临遐想兰台英。
天高气清水碧色,明月相映光如琼。
脱叶翩翻下深樾,莲社高人诗兴发。
讲外吟馀心更闲,白云满袖眠禅窟。
竹径通幽人不来,鸟鸣山静独徘徊。
应笑世间名利客,一生扰扰徒悲哀。
天高气清水碧色,明月相映光如琼。
脱叶翩翻下深樾,莲社高人诗兴发。
讲外吟馀心更闲,白云满袖眠禅窟。
竹径通幽人不来,鸟鸣山静独徘徊。
应笑世间名利客,一生扰扰徒悲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山林的宁静与美丽,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与和谐。首句“萧萧蘋末生秋声”,以轻柔的风声和落叶的声音,渲染出秋天的氛围。接着,“登临遐想兰台英”一句,表达了诗人登高远望时的思绪,仿佛在追忆古代文人的风采。
“天高气清水碧色,明月相映光如琼”描绘了天空的辽阔、水的清澈以及月光的皎洁,构成了一幅清雅的画面。接下来,“脱叶翩翻下深樾,莲社高人诗兴发”通过落叶与诗人的联想,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诗人仿佛在落叶中找到了创作的灵感。
“讲外吟馀心更闲,白云满袖眠禅窟”则进一步深化了内心的平静与超脱,诗人似乎在云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体现了对禅宗思想的感悟。最后,“竹径通幽人不来,鸟鸣山静独徘徊”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竹林景象,鸟鸣声中透露出山林的生机与宁静,诗人独自在其中徘徊,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同时也流露出对名利世俗的淡然态度,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