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才品题,名得因人贵
出处:《拜范文正公祠》
宋 · 赵孟坚
瘦石插半天,玲珑耸苍翠。
想从混沌初,有此纷破碎。
断截不分离,攲危不颠坠。
乃于其中间,穿沿石路细。
频劳谢屐行,扪抚足幻怪。
下有泉溶溶,根来从石背。
香山才品题,名得因人贵。
瘦筇行清秋,西风吹我袂。
跻攀幸未疲,俯仰一叹喟。
下山拜范祠,遗像俨如在。
胸中万甲兵,曾使西夏畏。
岩瞻石不移,可想铁肝肺。
嘻其群小人,风林犬空吠。
于今孰存亡,取舍良亦易。
但坚自力心,岁寒见节槩。
卓尔彼何人,晞之则亦是。
想从混沌初,有此纷破碎。
断截不分离,攲危不颠坠。
乃于其中间,穿沿石路细。
频劳谢屐行,扪抚足幻怪。
下有泉溶溶,根来从石背。
香山才品题,名得因人贵。
瘦筇行清秋,西风吹我袂。
跻攀幸未疲,俯仰一叹喟。
下山拜范祠,遗像俨如在。
胸中万甲兵,曾使西夏畏。
岩瞻石不移,可想铁肝肺。
嘻其群小人,风林犬空吠。
于今孰存亡,取舍良亦易。
但坚自力心,岁寒见节槩。
卓尔彼何人,晞之则亦是。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石:瘦石。半天:半空中。
玲珑:精致。
苍翠:青翠。
混沌初:天地初开。
纷破碎:碎石堆积。
断截:断裂。
攲危:倾斜。
石路:山路。
细:细细。
谢屐:脱鞋。
幻怪:奇异。
溶溶:潺潺。
石背:石头后面。
香山:诗人名。
品题:题诗赞美。
筇:竹杖。
袂:衣袖。
范祠:范仲淹祠堂。
俨如:犹如。
甲兵:兵书。
畏:畏惧。
岩瞻:凝视岩石。
铁肝肺:刚毅之心。
群小人:小人。
风林犬:乱吠者。
存亡:生存或灭亡。
取舍:选择。
岁寒:寒冬。
卓尔:超然。
彼何人:那是什么人。
晞:照耀。
翻译
瘦石插入半空中,玲珑剔透显青翠。仿佛自开天辟地,才有这碎石堆叠。
断裂而不分离,倾斜却稳固不倒。
石缝间有细细石路,蜿蜒而上。
频繁行走,感叹鞋底奇观。
脚下泉水潺潺,源头来自石后。
香山曾题诗赞美,名望因人而显赫。
手持瘦竹漫步清秋,西风拂过衣袖。
登山虽累未觉疲惫,仰望低首皆感慨。
下山拜谒范公祠堂,他的塑像依然如生。
他胸藏万卷兵书,曾让西夏畏惧。
岩石上的石头坚定不移,可见其刚毅之心。
那些小人只会乱吠,如今谁存谁亡难以分辨。
选择在于自己,只要坚持自我,寒冬时节方显节操。
那高洁之人,如同朝阳照耀,无论何时何地。
卓然而立的是何人?只要阳光普照,他亦如此闪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拜谒范文正公祠的场景,以瘦石和峭壁为背景,寓言般地赞美了范仲淹的坚韧品格。首句“瘦石插半天,玲珑耸苍翠”形象地刻画了祠堂所在环境的险峻与秀美。接下来通过“混沌初”、“纷破碎”等词,暗示范公的出身平凡却成就非凡。
“断截不分离,攲危不颠坠”象征范公的坚定立场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而“穿沿石路细”则暗指他的人生道路虽然曲折,但始终坚守理想。诗人感叹自己“频劳谢屐行”,表达了对范公的敬仰之情。
“香山才品题,名得因人贵”赞扬了范仲淹的才华和名声,而“瘦筇行清秋,西风吹我袂”则描绘了诗人独自漫步的情景,感受着范公的遗风。登高后,“胸中万甲兵”一句,赞美范公的智勇,他曾令西夏畏惧。
最后,诗人感慨“岩瞻石不移,可想铁肝肺”,认为范公的忠诚和刚毅如岩石般稳固,对于那些小人的吠叫,他置之不理。诗人反思历史,提醒人们在时局变迁中,应坚守原则,正如范公一般。结尾处,诗人以“卓尔彼何人,晞之则亦是”表达对高尚人格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情感深沉,借景抒怀,对范仲淹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