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惟应管鲍交,此道恒自信全文

惟应管鲍交,此道恒自信

出处:《感秋
明 · 林鸿
圣人立名教,朋友居人伦。
异体相谋合,惟德可为邻。
何如便佞子,婉娈来相亲。
昔为金与兰,中道若参辰。
投以明月珠,按剑反见嗔。
对面隔山岳,欲达路无因。
数疏既有戒,昌言迹非真。
惟应管鲍交,此道恒自信

鉴赏

这首诗《感秋(其十八)》由明代诗人林鸿所作,通过对比友情的真伪,表达了对忠诚友谊的向往和对虚伪逢迎的批判。

首句“圣人立名教,朋友居人伦”点出主题,强调了在社会秩序中,朋友关系的重要性,如同圣人设立的道德规范一样,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接下来,“异体相谋合,惟德可为邻”进一步阐述了不同个体之间的合作需要以品德为基础,才能建立起稳固的关系。

“何如便佞子,婉娈来相亲”则揭示了那些善于逢迎、口蜜腹剑的人,表面上亲近他人,实则不可信赖。接着,“昔为金与兰,中道若参辰”运用比喻,将昔日的真挚友谊比作金兰之交,却在中途如同参星与辰星一般,难以相遇,暗示了友情的破裂。

“投以明月珠,按剑反见嗔”描绘了给予对方珍贵礼物后,却因为误解或猜疑而遭到对方的愤怒反应,形象地展示了信任缺失的后果。“对面隔山岳,欲达路无因”进一步强调了沟通障碍导致的隔阂,即使双方近在咫尺,也仿佛被高山阻隔,无法真正理解对方。

“数疏既有戒,昌言迹非真”指出频繁的疏远和表面的豪言壮语背后,往往隐藏着真实意图的缺乏。“惟应管鲍交,此道恒自信”最后以管仲与鲍叔牙的深厚友谊为例,表达了对真正友谊的渴望和坚信,认为只有这样的友谊才是值得追求和信任的。

整首诗通过对比真挚与虚伪、理解与隔阂、信任与猜疑,深刻探讨了友情的本质与价值,以及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持真诚与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