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时无外户,胜境即中华
出处:《吐蕃别馆和周十一郎中杨七录事望白水山作》
唐 · 吕温
纯精结奇状,皎皎天一涯。
玉嶂拥清气,莲峰开白花。
半岩晦云雪,高顶澄烟霞。
朝昏对宾馆,隐映如仙家。
夙闻蕴孤尚,终欲穷幽遐。
暂因行役暇,偶得志所嘉。
明时无外户,胜境即中华。
况今舅甥国,谁道隔流沙。
玉嶂拥清气,莲峰开白花。
半岩晦云雪,高顶澄烟霞。
朝昏对宾馆,隐映如仙家。
夙闻蕴孤尚,终欲穷幽遐。
暂因行役暇,偶得志所嘉。
明时无外户,胜境即中华。
况今舅甥国,谁道隔流沙。
拼音版原文
翻译
纯粹精华凝聚成奇特形状,明亮如天边的尽头。玉质山峰环绕着清新的气息,洁白的莲花峰盛开。
半山腰被阴云和积雪遮蔽,山顶上则是烟霞缭绕。
早晚都能看到这座山对着宾馆,犹如仙境般隐约可见。
我早有耳闻这里的孤高之美,一直想深入探寻它的幽深之处。
这次出行的空闲时间,让我偶然实现了这个愿望。
在清明的时代,这样的美景无需出户就能欣赏,它本身就是中华的瑰宝。
更何况现在我们国家与舅舅的国家相邻,谁还会说被流沙阻隔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仙境般的风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远离尘世、寻求心灵寄托之地的向往。开篇“纯精结奇状,皎皎天一涯”即设定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接着“玉嶂拥清气,莲峰开白花”进一步强化了这种仙境般的意象,其中“玉嶂”和“莲峰”都象征着高洁与美好。
诗中还通过对云雪、烟霞的描写,如“半岩晦云雪,高顶澄烟霞”,营造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氛围。这种自然景观的描述,不仅丰富了诗的意象,也加深了读者对于仙境之美好的想象。
在“朝昏对宾馆,隐映如仙家”一句中,诗人将自己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之中,与自然融为一体,仿佛进入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状态。这也正是诗人心中的理想境界。
接下来的“夙闻蕴孤尚,终欲穷幽遐”表达了诗人长久以来就有追求这种隐逸生活的愿望,而“暂因行役暇,偶得志所嘉”则说明这次能够到达这样的地方,是一种幸运和喜悦。
最后,“明时无外户,胜境即中华。况今舅甥国,谁道隔流沙”一句中,诗人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表达了对当前国家分裂的忧虑,以及希望能够统一的愿望。在这里,“舅甥国”指的是唐朝与吐蕃之间的关系,而“流沙”则象征着两国间的隔绝。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更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和个人理想生活状态的表达,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