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筑且教堪止息,拮据宁为惜心神
出处:《慰三女并示甥大道》
明 · 孙承恩
老去儿孙念转亲,孤嫠贫苦爱尤真。
蜂粮自可供馀岁,蚁穴犹能庇此身。
卜筑且教堪止息,拮据宁为惜心神。
万间大庇何为者,触事宁无感慨频。
蜂粮自可供馀岁,蚁穴犹能庇此身。
卜筑且教堪止息,拮据宁为惜心神。
万间大庇何为者,触事宁无感慨频。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的《慰三女并示甥大道》。诗中以老去之人对儿孙的深厚情感开篇,表达了对孤寡贫困者的深切关爱。接着,通过蜜蜂与蚂蚁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同时也隐喻了人应当学会自给自足,以及在困境中寻求庇护的重要性。
“蜂粮自可供馀岁,蚁穴犹能庇此身。”这两句诗运用了蜜蜂和蚂蚁的生存智慧,强调了自我供给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蜜蜂采集花蜜过冬,蚂蚁筑巢避难,都是自然界中的生存之道。诗人以此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困难时,要像蜜蜂和蚂蚁一样,找到自己的生存策略,自力更生。
“卜筑且教堪止息,拮据宁为惜心神。”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居住环境的重视,认为选择一个适宜居住的地方可以让人得到心灵的安宁。同时,也提醒人们在艰难生活中,不应过于忧虑,而应保持平和的心态。
最后,“万间大庇何为者,触事宁无感慨频。”这两句诗则引出了对社会公正和人性关怀的思考。诗人借用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句,表达了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不公现象的感慨,以及对改善这种状况的渴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个体命运的关注,以及在面对生活挑战时的复杂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家庭亲情、个人生存智慧、社会公正以及人性关怀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