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痕如半璧,下印碧池深
出处:《张参戎园十首》
明 · 顾璘
月痕如半璧,下印碧池深。
光动虚无境,寒龙不敢吟。
空林垂露采,清夜净人心。
坐尽西岩影,悠然万籁沉。
光动虚无境,寒龙不敢吟。
空林垂露采,清夜净人心。
坐尽西岩影,悠然万籁沉。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张参戎园十首(其七)》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月夜景象。首句“月痕如半璧”,以比喻手法形容月亮如半轮玉璧,悬挂在夜空中,形象生动。接下来的“下印碧池深”则进一步描绘了月光映照在清澈池塘中的倒影,显得深邃而宁静。
“光动虚无境”写月光洒落,使得虚无的空间仿佛有了动态,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诗人通过“寒龙不敢吟”这一奇特想象,赋予了月光威慑力,暗示连寒龙也为之敛声,增添了神秘感。
“空林垂露采”描绘了月夜中寂静的树林,露珠晶莹,似乎在静静地吸取月光,增添了画面的清凉与静谧。而“清夜净人心”则表达了月夜的净化作用,它能洗涤人的心灵,让人感到心境清明。
最后两句“坐尽西岩影,悠然万籁沉”,诗人独自坐在西岩下,享受着月色带来的宁静,周围的一切声音都沉寂下来,只剩下自己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意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象征性的意象,展现了月夜的静美与深远,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内心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