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云已逐阳乌现,百兽方随仪凤鸣
出处:《天宁节马前口号》
宋 · 傅察
千秋从昔庆嘉名,四海而今贺太平。
十里旌旗明晓色,万家弦管被新声。
五云已逐阳乌现,百兽方随仪凤鸣。
更喜簪绅趋燕衎,南山祝圣愿同倾。
十里旌旗明晓色,万家弦管被新声。
五云已逐阳乌现,百兽方随仪凤鸣。
更喜簪绅趋燕衎,南山祝圣愿同倾。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千秋:长久的历史。昔:过去。
庆:庆祝。
嘉名:美好的名声。
四海:全世界。
而今:现在。
贺:祝贺。
太平:社会安宁。
旌旗:旗帜。
晓色:早晨的阳光。
弦管:乐器。
新声:新的音乐。
五云:五彩祥云。
阳乌:太阳。
百兽:各种动物。
仪凤:象征吉祥的凤凰。
簪绅:古代官员的服饰,借指士大夫。
趋燕衎:前来祝贺。
南山:泛指南方或皇帝所在的宫殿。
祝圣:祈福圣主。
同倾:共同祝愿。
翻译
自古以来就庆祝美好的名声,如今四海之内都欢庆太平。晨曦中,十里长街飘扬着鲜明的旗帜,万家人家都沉浸在新的音乐声中。
五彩祥云伴随着太阳升起,各种动物也随着仪仗凤凰的鸣叫应和。
更令人欣喜的是文人士大夫们前来祝贺,共同向南山祈福,祝愿圣主的福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傅察所作的《天宁节马前口号》,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和百姓安宁的赞美。首句“千秋从昔庆嘉名”寓意着历史长河中,这个节日一直受到人们的庆祝,其美好的名声流传千古。接着,“四海而今贺太平”描绘了全国上下共同欢庆和平景象的壮观场面。
“十里旌旗明晓色”形象地展现了节日庆典中的热闹与喜庆,十里长街飘扬着鲜艳的旗帜,映照着清晨的阳光。而“万家弦管被新声”则通过音乐的和谐,传达出新气象下人们心中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云已逐阳乌现,百兽方随仪凤鸣”运用象征手法,五彩祥云随着太阳升起,百兽齐鸣,象征着吉祥和尊贵,进一步烘托出节日的神圣气氛。结尾两句“更喜簪绅趋燕衎,南山祝圣愿同倾”,表达了文人士大夫们欢聚一堂,共同举杯祝愿皇帝圣寿无疆的场景,展现出浓厚的忠诚和敬仰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富有节日的喜庆氛围,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安定、人民幸福的深深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