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圣中庸非我梦,东南风月可谁分
出处:《代简答林蒙庵先生》
明 · 陈献章
空山岁晚未逢君,天许穷交只白云。
贤圣中庸非我梦,东南风月可谁分。
浪求去马真堪笑,欲报来鸿未有因。
千古遗篇都剩语,晚生何敢复云云。
贤圣中庸非我梦,东南风月可谁分。
浪求去马真堪笑,欲报来鸿未有因。
千古遗篇都剩语,晚生何敢复云云。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代简答林蒙庵先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落差的感慨。首句“空山岁晚未逢君”,描绘了诗人身处空寂山中,年终岁末仍未与友人相见的孤独情境。"天许穷交只白云",则以自然之景寄托深沉的友情,暗示与林蒙庵先生的交往如同高山流水,唯有白云为伴。
“贤圣中庸非我梦”表达诗人对于道德修养和理想境界的理解,他明白自己并非追求贤圣中庸之人,这并非他的梦想。然而,“东南风月可谁分”又流露出对美好事物无人共享的遗憾,暗示了对与林先生共享风月的渴望。
“浪求去马真堪笑”一句,自嘲般地提到那些过分追求功名的人,认为他们的行为可笑。而“欲报来鸿未有因”则表达了诗人想回报林先生的情谊却苦于没有机会或理由,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真诚和无奈。
最后两句“千古遗篇都剩语,晚生何敢复云云”,诗人感慨历史长河中,许多佳作只剩空洞的话语,而自己作为后辈,不敢再轻易发表过多言论,流露出谦逊和对前人智慧的敬畏。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独特理解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