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茂圜扉花满县,雨馀村落水通田
出处:《一溪赵宰惠诗次韵谢》
宋末元初 · 杨公远
古歙遭逢定宿缘,作成和气致丰年。
一溪浪静一溪月,百里民安百里天。
草茂圜扉花满县,雨馀村落水通田。
正惭欠识荆州愿,忽拜雕冰镂玉篇。
一溪浪静一溪月,百里民安百里天。
草茂圜扉花满县,雨馀村落水通田。
正惭欠识荆州愿,忽拜雕冰镂玉篇。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古歙:古代的歙州。定宿缘:命中注定的好运。
和气:和谐的气氛。
丰年:丰收之年。
一溪:一条小溪。
月:月亮。
民安:人民安宁。
百里天:百里如画的天空。
草茂:草木茂盛。
圜扉:圆形的门。
花满县:花开遍地。
雨馀:雨后。
欠识:遗憾未能深入理解。
荆州:古代的一个地区,这里泛指有才华的地方。
雕冰镂玉篇:精美的文章。
翻译
古歙之地因宿命而遭遇好运,和谐的气息带来丰收的年景。一条溪流平静如镜,映照着明亮的月色,百里之地人民安宁,仿佛天空也格外晴朗。
田野上草木繁茂,全县的乡间小径花开烂漫,雨后村庄与农田相连,水润田间。
我本惭愧未能深入了解荆州的风土人情,却突然收到精美如雕冰镂玉的文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和谐安宁的田园景象。"古歙遭逢定宿缘,作成和气致丰年"表明在一个古老而又适宜居住的地方,通过调和的气氛营造了一个繁荣的时代。这两句设定了整首诗的基调,即一个和平与富足并存的理想社会。
"一溪浪静一溪月,百里民安百里天"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溪水波澜不惊,月光洒满每个角落,而这种宁静又扩展到了更广阔的地带——百里之内,人民都生活在平和与安全中。这两句通过对比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
"草茂圜扉花满县,雨馀村落水通田"则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草木繁盛,门前花开满径,每个村庄都沐浴在及时的雨水之中,而这些雨水又滋润了每一片田地。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主题——一个生机勃勃、物阜民丰的世界。
"正惭欠识荆州愿,忽拜雕冰镂玉篇"则是作者对于自己未能充分了解或实现某种愿望的自谦之词,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能够将美好事物雕琢成艺术品的人的敬意。这两句通过表现个人情感,增添了一份温暖而深沉的情绪。
整首诗以其淡雅的笔触和深远的意境,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理想化的乡村生活图景。这种充满诗意的描写,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表达了一种对于社会和谐与人民安宁的深切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