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当值僧语,尽日把松枝
出处:《题苏州灵岩寺》
唐 · 张祜
碧海西陵岸,吴王此盛时。
山行今佛寺,水见旧宫池。
亡国人遗恨,空门事少悲。
聊当值僧语,尽日把松枝。
山行今佛寺,水见旧宫池。
亡国人遗恨,空门事少悲。
聊当值僧语,尽日把松枝。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碧海:形容大海颜色翠绿。西陵:古代地名,可能指吴国的西陵地区。
岸:海边或江边。
吴王:指历史上吴国的君主。
盛时:繁荣昌盛的时期。
山行:登山行走。
今佛寺:现在的佛教寺庙。
旧宫池:过去的皇宫池塘。
亡国人:失去国家的人。
遗恨:遗留的遗憾或悲痛。
空门:佛教中指僧侣出家修行的地方,也称佛门。
事少悲:事情相对较少,悲伤的情绪也不多。
聊当:姑且算作。
值僧语:与僧人交谈。
尽日:整天。
把松枝:握着松树枝。
翻译
碧绿的大海之滨,吴王在此兴盛时期。沿着山路行走,现在这里是佛寺,昔日可见宫殿的池塘。
亡国者的遗恨,空门中的僧人少有悲伤。
姑且当作与僧人交谈,整日握着松树枝以度时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古吴国西陵岸上的所见所感。开篇“碧海西陵岸,吴王此盛时”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勾勒出一幅历史画卷,引出了昔日吴王的辉煌时代。
接着,“山行今佛寺,水见旧宫池”两句,则表明诗人在游历中遇到了佛寺和古老的宫池,通过自然景物的变迁,反衬出历史的沧桑巨变。
“亡国人遗恨,空门事少悲”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过往王朝覆灭、人民哀伤的感慨,以及面对眼前佛寺和宫池时所产生的淡淡哀愁。这里,“空门”一词,不仅形容了佛寺的清幽,也暗示了历史的虚幻与无常。
最后,“聊当值僧语,尽日把松枝”两句,则是诗人在这种情感氛围中寻找慰藉之所。通过与僧侣的交流,以及手持松枝沉思,诗人试图在简单而平静的生活中找到心灵的寄托。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历史沧桑感,还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