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秋来有时见,秋江人去无还期
出处:《杨白花一首》
宋 · 王阮
天河秋来有时见,秋江人去无还期。
南风北风日争吹,三十六宫空泪垂。
塞鸿已作随阳去,社燕宁论故巢住。
安得胡越为一家,春风来访红桃花。
南风北风日争吹,三十六宫空泪垂。
塞鸿已作随阳去,社燕宁论故巢住。
安得胡越为一家,春风来访红桃花。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天河:指银河,古人常用来象征天上的河流。秋江:秋季的江面,寓含离别之感。
三十六宫:泛指皇宫,这里可能象征失去的繁华。
塞鸿:北方的大雁,象征游子或远方的信息。
社燕:春社时飞来的燕子,常被用来象征归乡或旧居。
胡越:古代对北方和南方的泛称,这里代表两地人民。
春风来访红桃花:春天的风带来盛开的红桃花,象征美好的希望。
翻译
秋天的银河偶尔可见,秋江边的人儿离去再难回归。南风与北风日夜交替吹拂,那些宫殿只剩空荡的泪水垂落。
塞外的大雁已经随着阳光南迁,家燕又怎能谈论坚守旧巢。
如何才能让胡地和越地如同一家,春风中期待着红桃花的来访。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的诗,充满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诗人通过“天河秋来有时见,秋江人去无还期”表达了时间流逝、岁月匆匆以及人事变迁的感慨。"南风北风日争吹"则写出了季节交替中自然界的动荡不安。而“三十六宫空泪垂”更是将这种情绪推向高潮,借用皇家宫殿的寂寞来烘托出一种历史沧桑的哀愁。
"塞鸿已作随阳去,社燕宁论故巢住"两句通过对比鸟儿的离去与燕子的留守,表现了诗人对于流逝和永恒的思考。"安得胡越为一家"则是诗人对于民族融合、天下一家的向往。而最后“春风来访红桃花”以温馨的春日景象作为结束,似乎在暗示着即便是秋天的凄凉,也终将过去,而新的生机与希望总会到来。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蕴含了个人情感的波动,是一篇集哲理与情感于一体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