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得坐安若山,畏寒缩颈衣裘间
出处:《次韵文潜忆杨翰林元素家淮上夜饮作》
宋 · 晁补之
老人得坐安若山,畏寒缩颈衣裘间。
不如公子拥樽酒,诗材春乱词涛翻。
想见杨家美人出,玉面朱唇映琴瑟。
冰船著炬光照淮,雪乱风筵饮方逸。
只今愁坐私自怜,寒书冻砚尘满前。
人生何者非昨梦,还如归去散花天。
老人已复形槁木,真幻那知然不然。
蚓鸣小鼎藜羹熟,闭眼圆蒲不是禅。
不如公子拥樽酒,诗材春乱词涛翻。
想见杨家美人出,玉面朱唇映琴瑟。
冰船著炬光照淮,雪乱风筵饮方逸。
只今愁坐私自怜,寒书冻砚尘满前。
人生何者非昨梦,还如归去散花天。
老人已复形槁木,真幻那知然不然。
蚓鸣小鼎藜羹熟,闭眼圆蒲不是禅。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坐:静坐。畏寒:害怕寒冷。
公子:贵族青年。
樽酒:酒杯。
杨家:指杨贵妃家族。
玉面朱唇:形容女子美丽容貌。
冰船:冰面上的船只。
圆蒲:圆形的菖蒲叶,古人常用来做禅修的辅助物。
翻译
老者静坐稳如山,畏寒缩颈藏衣间。公子饮酒寻诗意,春意盎然词如潮。
想象杨家美女现,玉颜朱唇配琴瑟。
冰上灯火照淮水,宴饮风雪中逸兴。
如今愁坐自伤怀,寒墨冷砚满灰尘。
人生过往皆梦幻,如归散花天际边。
老人形貌枯如木,真幻难辨实与虚。
鼎中小虫鸣声起,藜粥煮熟闭目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寒冷冬夜中的孤独与回忆,与年轻公子的豪饮作对比。诗人通过“畏寒缩颈衣裘间”的形象,展现了老人的清寒生活,而公子则“拥樽酒”、“诗材春乱词涛翻”,展现出热闹欢畅的场景。接着,诗人想象杨家美人的出现,增添了浪漫色彩,以“玉面朱唇映琴瑟”和“冰船著炬光”描绘出冬夜宴饮的华美。
然而,现实中的老人却独自愁坐,砚台结冰,满目尘埃,感叹人生如梦。他自怜自伤,认为过去的繁华如同梦幻,如今只剩下枯木般的境况。最后,他以“蚓鸣小鼎藜羹熟”和“闭眼圆蒲不是禅”收束,暗示即使在简朴生活中,他也只能闭目静思,寻找心灵的宁静,而非追求禅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联想,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繁华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