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花虽异地,此花亦与人相宜
出处:《看花联句》
明 · 杨爵
看花忽尔动遐思,忆昔长安得意时。
今日看花虽异地,此花亦与人相宜。
随身着处忘升降,信步趫来履险夷。
怪得幽中怀抱好,兴同贤哲坐东篱。
人心谁谓不如古,造物从来岂有私。
好景纵观皆乐地,从教无日不相随。
百年显晦浑闲事,一笑荣枯便释疑。
但愿此心常共赤,何须殊色与争奇。
要知展转艰危里,天欲吾曹慎所之。
南北朋簪非易盍,乾坤脚板岂难支。
真机每向花前得,终不逢人一皱眉。
莫道看花淹岁月,恩光指日是归期。
今日看花虽异地,此花亦与人相宜。
随身着处忘升降,信步趫来履险夷。
怪得幽中怀抱好,兴同贤哲坐东篱。
人心谁谓不如古,造物从来岂有私。
好景纵观皆乐地,从教无日不相随。
百年显晦浑闲事,一笑荣枯便释疑。
但愿此心常共赤,何须殊色与争奇。
要知展转艰危里,天欲吾曹慎所之。
南北朋簪非易盍,乾坤脚板岂难支。
真机每向花前得,终不逢人一皱眉。
莫道看花淹岁月,恩光指日是归期。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杨爵创作,名为《看花联句(其一)》。全诗以赏花为引子,抒发了对往昔时光的回忆以及对当下生活的感悟。
诗的开头“看花忽尔动遐思”,点明了赏花引发的思绪。接着“忆昔长安得意时”一句,将读者带入诗人对过去辉煌时刻的回忆之中。随后,“今日看花虽异地,此花亦与人相宜”两句,表达了尽管环境改变,但赏花的乐趣依旧不变的主题。
“随身着处忘升降,信步趫来履险夷”描绘了诗人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无论身处何地,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从容。“怪得幽中怀抱好,兴同贤哲坐东篱”则借用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然、淡泊名利的生活理想。
“人心谁谓不如古,造物从来岂有私”两句,体现了诗人对人性和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认为人心与古人并无二致,自然也从不偏私。“好景纵观皆乐地,从教无日不相随”强调了欣赏美好事物带来的快乐,无论何时何地,这种快乐都伴随左右。
“百年显晦浑闲事,一笑荣枯便释疑”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起伏的豁达态度,认为这些不过是生命中的常态,一笑置之即可。“但愿此心常共赤,何须殊色与争奇”则寄托了诗人希望内心保持纯净,无需外在形式的追求。
最后,“要知展转艰危里,天欲吾曹慎所之”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应谨慎行事,保持明智。“南北朋簪非易盍,乾坤脚板岂难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挑战的乐观态度。“真机每向花前得,终不逢人一皱眉”强调了在自然中寻找智慧的重要性,即使遇到他人也不轻易皱眉,保持平和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赏花这一日常活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哲学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的风骨与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