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日拜时皆湛露,自天题处尽披香
出处:《驾幸太学赐衣》
明 · 欧大任
桥门成礼佩锵锵,敕赐宫衣出尚方。
照日拜时皆湛露,自天题处尽披香。
恩沾御沼双鸿鹄,光射彤楼五凤凰。
橐笔西痈虽欲颂,小臣何以赞垂裳。
照日拜时皆湛露,自天题处尽披香。
恩沾御沼双鸿鹄,光射彤楼五凤凰。
橐笔西痈虽欲颂,小臣何以赞垂裳。
鉴赏
此诗描绘了皇帝亲临太学赐予官员新衣的庄重仪式。首句“桥门成礼佩锵锵”,以金玉之音形容仪式的隆重与庄严,桥门两侧佩戴着华贵佩饰的人们,步伐整齐,声乐和谐,展现出皇家的威仪。接着,“敕赐宫衣出尚方”一句,点明了皇帝亲自从皇宫中挑选并赐予官员新衣的情景,彰显了皇恩浩荡。
“照日拜时皆湛露,自天题处尽披香”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阳光下官员们的拜谢比作湛露,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同时“自天题处尽披香”则暗示了皇帝的旨意如同天降甘霖,给予官员们无上的荣耀与恩宠。此处不仅描绘了仪式的神圣与庄严,也体现了皇帝对文官的重视与关怀。
“恩沾御沼双鸿鹄,光射彤楼五凤凰”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皇帝的恩泽比作滋养鸿鹄的御沼之水,以及照亮彤楼的五彩凤凰之光,象征着皇帝的恩惠如同神灵一般,惠及四方,照亮人心。这里不仅赞美了皇帝的仁德与智慧,也表达了对官员们在皇帝恩泽下的感激之情。
最后,“橐笔西痈虽欲颂,小臣何以赞垂裳”两句,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虽然有心歌颂皇帝的功德,但作为小臣,实在难以表达出皇帝垂裳而治的深远意义。这一方面体现了诗人对皇帝的尊敬与敬畏,另一方面也流露出对皇帝治国理政的高度赞扬和由衷钦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古代皇家礼仪的庄重与宏大,也深刻表达了对皇帝恩泽的感激与赞美,以及对国家治理的向往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