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俗薄江山好,时危草木苏全文

俗薄江山好,时危草木苏

自汝到荆府,书来数唤吾。
颂椒添讽咏,禁火卜欢娱。
舟楫因人动,形骸用杖扶。
天旋夔子国,春近岳阳湖。
发日排南喜,伤神散北吁。
飞鸣还接翅,行序密衔芦。
俗薄江山好,时危草木苏
冯唐虽晚达,终觊在皇都。

翻译

自从你到了荆府,多次写信呼唤我。
在颂椒的诗文中增加讽刺和歌咏,计划在禁火期间寻欢作乐。
出行需借助他人的舟楫,行动不便需依赖拐杖支撑。
天空旋转,我们接近夔子国,春天临近岳阳湖边。
出发那天,南方的阳光让人欢喜,但北地的离别却让人心痛。
鸟儿飞翔时翅膀相接,迁徙队伍紧密排列,口中衔着芦苇。
世风日下,但江山依旧美好,时局艰难,连草木也仿佛复苏。
尽管冯唐晚年才被重用,但他始终期待能在京都有所作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汝州到荆门府的旅途生活,其中包含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笔触,展示了诗人的深厚学养和高超的艺术功力。

“自汝到荆府,书来数唤吾。”这两句表明诗人在旅途中不断收到了家信,这些信件如同心灵的慰藉,让他感到温暖和安慰。这里的“汝”指的是古代的地名,即今天河南省的南部,而“荆府”则是历史上对湖北地区的一个称呼。

接下来的“颂椒添讽咏,禁火卜欢娱。”展示了诗人在旅途中不忘文学创作和个人修养。其中,“颂椒添讽咏”可能暗示着诗人的赞美之词随手稿而增多,而“禁火卜欢娱”则表现出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以及他对未来命运的探索和期待。

在“舟楫因人动,形骸用杖扶。”中,诗人以“舟楫”比喻自己的生命之船,随着他人的力量而摇摆,而“形骸用杖扶”则描绘了自己年迈体弱,需要依靠拐杖才能行走的情景。

至于“天旋夔子国,春近岳阳湖。”这里的“天旋夔子国”可能指的是自然界的变化和宇宙的运行,而“春近岳阳湖”则是诗人对即将到来的新季节、新希望的一种期待。岳阳湖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风景区,常被用来象征着美好与宁静。

“发日排南喜,伤神散北吁。”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变化,他在面对生活中的喜悦时能够释放和享受,而在遭遇挫折时则感到心灵的创痛和悲哀。这里的“南”、“北”可能象征着不同的方向或状态。

接下来的“飞鸣还接翅,行序密衔芦。”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观察和感悟。他以鸟儿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并与同类相会为比喻,表达自己对友情和交流的向往。同时,“行序密衔芦”则可能是对诗人个人修养或文学创作过程的一种描绘。

最后,“俗薄江山好,时危草木苏。”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于世间纷扰的超脱和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他认为尽管世态炎凉,但江山依旧美丽,而即便是在动荡不安的时代里,也有生命力旺盛的草木在悄然苏醒。

“冯唐虽晚达,终觊在皇都。”这两句则表明了诗人对于名士冯唐(或为冯翼)的赞美。尽管冯唐晚年才获得成功,但他最终仍旧留在了繁华的京城。这里,“皇都”指的是当时的政治中心,即长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真挚抒发,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他对于生命、文学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