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无只字踰华衮,未必千钟胜饭蔬
宋 · 陈傅良
簪笏相摩入殿庐,人皆自笑此区区。
岂无只字踰华衮,未必千钟胜饭蔬。
吾见北山多后倦,谁如东里竟先驱。
追随曳履枌榆社,犹及香山退傅无。
岂无只字踰华衮,未必千钟胜饭蔬。
吾见北山多后倦,谁如东里竟先驱。
追随曳履枌榆社,犹及香山退傅无。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官员们在朝廷中忙碌的情景,以及对退休生活的感慨。"簪笏相摩入殿庐"形象地写出官员们手持官帽和手板步入殿堂的场景,显示出繁忙的政务氛围。"人皆自笑此区区"则流露出他们对自己所处地位的自嘲,认为自己的追求过于微小。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以反问的形式表达,即使有再多的荣耀("岂无只字踰华衮",意指超越华丽的官服)和丰厚的俸禄("未必千钟胜饭蔬",千钟比喻高官厚禄),也比不上内心的满足和平淡生活。诗人引用北山隐居的典故,暗示过度劳累的官场生涯可能导致厌倦,而东里先驱(可能指退休生活)则象征着自由和提前享受的生活方式。
最后两句,诗人希望追随者能及时抽身,如追随东里先驱那样,在适宜的时候退隐,享受田园生活,甚至像香山退傅(指唐代名臣韦应物辞官归隐香山)那样,保持清高的人格和宁静的生活。整首诗寓言深刻,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和对退休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