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众水集枯沟,蛙黾自誇河伯秋
世间众水集枯沟,蛙黾自誇河伯秋。
况于平地凿户牖,此岂有水仍推舟。
先生弹铗太不恶,昔人野航今改作。
明知此意不为鱼,船头船尾千卷书。
笭箵活计大如斗,欲驾雷电凌空虚。
白波涨天须少待,小劫未迟苍鬓改。
安排去作踏浪儿,几度桑田变成海。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弱水:形容极远或难以到达的水域。
蛙黾:蛙类和小虫,这里比喻微小的事物。
户牖:门窗。
弹铗:古代剑客弹剑而歌,表示不得志。
野航:简陋的木舟。
鱼:隐喻世俗追求。
笭箵:竹篮,这里象征简单的生计。
雷电:象征力量和速度。
苍鬓:斑白的头发,代指岁月流逝。
踏浪儿:浪迹天涯的人。
翻译
蓬莱仙境遥远三万里,乘风扬帆一日可达。世间诸多河流汇入干涸沟壑,蛙类自夸与河神相比毫不逊色。
更何况在平地上开凿门窗,哪里还需要水来推舟行进。
先生弹奏剑歌,豪情壮志,昔日简陋木舟如今已换新装。
明明知道此行并非为捕鱼,船头船尾堆满书籍,满载知识。
竹篮打水虽微不足道,却怀揣驾驭雷电翱翔天际的雄心。
白浪滔天还需稍等片刻,转眼间岁月匆匆,头发斑白。
我准备好了去当一名浪迹天涯的人,历经沧海桑田无数变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精神的意境。"蓬莱弱水三万里,片帆风便一日耳"开篇即展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想象空间,蓬莱是传说中的仙山,而弱水则是神话中的河流,这里的三万里不过是一种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旅行的一种向往。
接下来的"世间众水集枯沟,蛙黾自誇河伯秋"则用生动的画面描绘了一种自然界的静谧与宁静。这里的蛙黾(一种类似蟾蜍的小动物)和河伯都在诉说着他们对秋天的感受,这里借物表情,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界深刻观察的能力。
"况于平地凿户牖,此岂有水仍推舟"则是诗人以一种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矛盾的一种调侃。这里所谓的“平地”指的是没有波澜的生活,而“凿户牖”则是在这种平静无波中人为制造一些波折和刺激,这里的“推舟”则是对这种行为的一种讽刺。
"先生弹铗太不恶,昔人野航今改作"则表明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继承,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自信与创新精神。这里所谓的“先生”可能指的是古代的圣贤或前辈,而“弹铗”则是对音乐的赞美,表示诗人在艺术上也有很高的造诣。
"明知此意不为鱼,船头船尾千卷书"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这种精神追求。这里明确指出诗人的行动不是为了物质利益,而是为了精神上的满足,这里的“千卷书”则象征着无限的知识与智慧。
"笭箵活计大如斗,欲驾雷电凌空虚"则是在描绘一种强烈的冒险精神和对未知世界探索的渴望。这里的“笭箵”是一种量具,象征着诗人的精确与严谨,而“活计”则是指计算与计划,这里的“大如斗”则形容这种规划之宏大。
"白波涨天须少待,小劫未迟苍鬓改"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充满期待,同时也有一种迫切感。这里的“白波”和“小劫”都在强调一种急迫与紧张,而“苍鬓”则是指老年,这里的“改”则意味着变化。
最后的"安排去作踏浪儿,几度桑田变成海"则是在总结诗人的精神追求,同时也是对未来的展望。这里的“踏浪儿”是一种勇敢地面对困难与挑战的象征,而“桑田变成海”则是指环境的变化,这里不仅有着对自然界的观察,也隐含了诗人对于命运与时光流转的一种感慨。
总体而言,整首诗都是在探讨精神自由和追求知识智慧的主题。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以及个人冒险精神的展现,这首诗构建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真理与自由的意境,是一首充满哲理思考与艺术魅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