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园罢宴游,东阁念林丘
出处:《谢主人石笋》
唐 · 齐己
西园罢宴游,东阁念林丘。
特减花边峭,来添竹里幽。
忆过阳朔见,曾记大湖求。
从此频吟绕,归山意亦休。
特减花边峭,来添竹里幽。
忆过阳朔见,曾记大湖求。
从此频吟绕,归山意亦休。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西园:指西部的园林,可能是宴会举行的地点。罢宴游:宴会结束,游乐停止。
东阁:东边的楼阁,代指诗人所处或思考的地方。
林丘:树木覆盖的小山,这里泛指自然山水。
特减:特别减少,有意避开。
花边峭:花丛旁边的险峻之地,可能指赏花时攀爬的陡峭路径。
来添:转而去增加,改变方向去寻找。
竹里幽:竹林深处的幽静。
忆过:回忆曾经路过。
阳朔:地名,在广西,以山水美景著称。
见:所见的风景。
曾记:还记得。
大湖求:在大湖周边的探索或寻求。
从此:从这以后。
频吟绕:频繁地围绕这些记忆吟诗。
归山:回归山林,比喻隐居。
意亦休:心愿得到满足,心情平和。
翻译
西园宴会结束后静默,东阁思绪飘向山林间。特意减少了赏花的峭壁之旅,转而增添了竹林中的清幽探寻。
回忆起经过阳朔的所见,还记得在大湖边的探寻经历。
从此频繁地在这些回忆中吟诵,归隐山林的心愿也得以平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的情感流露和心境变化。开篇“西园罢宴游,东阁念林丘”表达了对已经结束的宴会的回忆以及对远方山林的向往,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情感寄托。
接着,“特减花边峭,来添竹里幽”则描绘了一种独特的景象,可能是指某个季节的变化,花朵不再鲜艳,而竹林却变得更加幽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
“忆过阳朔见,曾记大湖求”中,诗人回忆起曾经经过的风景名胜,如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同时也透露出对于更广阔天地的向往和探索。
最后,“从此频吟绕,归山意亦休”表达了诗人在游历之后,对于大自然的深深赞叹,以及内心世界的平静与满足,似乎已经准备好要回到自己的山中去,结束了外出游历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情感寄托以及对生活态度的内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