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语鲍谢流,平日我不暇
出处:《和子瞻记梦二首 其一》
宋 · 苏辙
兄从南山来,梦我南山下。
探怀出诗卷,卷卷盈君把。
诗词古人似,弟则吾弟也。
相与千里隔,安得千里马。
携手上南山,不知今乃夜。
晨鸡隔墙唱,攲枕窗月亚。
百语记一词,秋菊悲蛩吒。
此语鲍谢流,平日我不暇。
我本无此诗,嗟此谁所借。
探怀出诗卷,卷卷盈君把。
诗词古人似,弟则吾弟也。
相与千里隔,安得千里马。
携手上南山,不知今乃夜。
晨鸡隔墙唱,攲枕窗月亚。
百语记一词,秋菊悲蛩吒。
此语鲍谢流,平日我不暇。
我本无此诗,嗟此谁所借。
注释
南山:指代南方的山。梦:梦境。
南山下:诗中的地点。
探怀:从怀中取出。
盈君把:满握在你手中。
古人似:像古人的风格。
弟则吾弟也:你就像我的弟弟。
千里隔:相隔千里。
千里马:象征相聚的工具。
携手:一起。
不知今乃夜:未觉已入夜。
晨鸡:清晨的公鸡。
攲枕:斜倚枕头。
窗月亚:窗户边的月光。
百语记一词:千言万语归结为一句。
秋菊悲蛩吒:描绘秋天景象。
鲍谢流:鲍照、谢灵运的文风。
不暇:没有空闲。
无此诗:并非我写的诗。
嗟:感叹。
所借:来源。
翻译
兄长从南山而来,梦见我在南山之下。他从怀中取出诗卷,每卷都满满地捧在你手心。
这些诗就像古人的风格,而你,就是我的弟弟。
虽然我们相隔千里,何处寻觅那匹能带我们相聚的千里马。
我们一起上山,却未察觉已是夜晚。
清晨的公鸡隔着墙鸣叫,我斜倚枕头,看着窗外的月色。
千言万语只记取一句,秋菊凋零,蟋蟀哀鸣。
这样的诗句,如同鲍照、谢灵运的风格,平时我却没有时间欣赏。
这诗并非我原创,感叹它出自何人之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和子瞻记梦二首(其一)》,以兄弟间的梦境和诗歌交流为题材,展现了诗人与兄长的情感纽带。首句“兄从南山来,梦我南山下”描绘了兄长从远方归来,梦中寻觅诗人的场景,富有诗意。接着,“探怀出诗卷,卷卷盈君把”写兄长取出诗卷,满载着对弟弟的思念和期待。
诗人感慨“诗词古人似,弟则吾弟也”,表达了对兄长才情的认可,同时也流露出对不能常见面的遗憾。“相与千里隔,安得千里马”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距离感,暗示想要相见如同寻找千里马般困难。然而,他们仍能通过共享诗歌,如“携手上南山,不知今乃夜”,在梦境中共度时光。
夜晚的景色被细致描绘:“晨鸡隔墙唱,攲枕窗月亚”,营造出静谧而深远的意境。诗人回忆起过去的交流,“百语记一词,秋菊悲蛩吒”,感叹时光流逝,美好的回忆如同秋菊中的悲鸣蟋蟀,触动人心。最后,诗人感慨自己并无这样的诗才,感叹这诗篇的来源,似乎并非出自己手,而是借用了某种灵感或情感的共鸣。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梦境中的诗歌交流,展现了兄弟间深厚的文学情谊和对相聚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