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卖刻辞供菽水,谁怜蹀足遍长洲
出处:《赠诸葛子熙三首 其三》
元 · 陆友
北堂萱草绿朵朵,白发慈颜不解忧。
尽卖刻辞供菽水,谁怜蹀足遍长洲。
尽卖刻辞供菽水,谁怜蹀足遍长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人在北堂前种下萱草,以寄托对子女的期望与爱意,却只能通过出售刻辞换取生活所需,而无法得到子女的理解与陪伴。萱草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忘忧,但在这首诗中,它却成了老人心中忧愁的象征。老人将自己辛劳所得的菽水供养视为唯一的慰藉,却无人理解他的苦心与孤独。诗中流露出对亲情关系中理解和陪伴缺失的深深感慨,以及对子女未能体恤长辈辛劳的无奈与悲哀。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形象的场景构建,展现了元代社会中老年人生活境遇的一个侧面,同时也反映了对家庭伦理和社会关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