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公洞中芝草春,帝藏宝书更几尘
出处:《龙香行,赠吴国良》
元 · 郑元祐
张公洞中芝草春,帝藏宝书更几尘?中有龙香烧墨法,古苔溜雨松肤皴。
木公窃窥试造后,至今法行溪水滨。
吴生妙解不求似,独造万古工何纯!玄霜夜捣玉兔臼,黑琼晓剥苍蛟鳞。
制成比之犀截角,研罢顿似鸾凭茵。
姿如青铜色如漆,并潘便见亦相亲。
老奚父子委世久,潘李竟谁追后尘?嗟生一朝遇赏识,会同南琛贡紫宸。
愿宝龙香古圭璧,明月清光长照人。
木公窃窥试造后,至今法行溪水滨。
吴生妙解不求似,独造万古工何纯!玄霜夜捣玉兔臼,黑琼晓剥苍蛟鳞。
制成比之犀截角,研罢顿似鸾凭茵。
姿如青铜色如漆,并潘便见亦相亲。
老奚父子委世久,潘李竟谁追后尘?嗟生一朝遇赏识,会同南琛贡紫宸。
愿宝龙香古圭璧,明月清光长照人。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郑元祐的《龙香行,赠吴国良》描绘了一幅神秘而精致的画卷。诗中以张公洞中的芝草和宝书为背景,暗示了洞中珍奇的氛围。龙香墨法与古苔、雨滴、松皮的描绘,展现了洞中历史的沉淀和自然的韵味。木公的窃窥与法行溪水,传递出知识的传承与流传。
接着,诗人赞美吴国良对这种技艺的独特理解和精湛技艺,他的作品如同万古之作,纯净无暇。制作过程中的细节,如玄霜夜捣、黑琼晓剥,形象生动,展示了制墨工艺的精细与神秘。吴生的作品质地优良,色泽对比鲜明,犹如青铜与漆器,引人亲近。
诗中提到的老奚父子和潘李,暗示了制墨艺术的历史传承,但无人能及吴生。吴生因得到赏识,其墨品得以进献皇家,象征着他的才华得到了认可。最后,诗人祝愿吴国良的龙香墨宝能长久照耀人间,寓意其艺术价值将永存。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制墨艺术,也寓含了对传统技艺传承与创新的感慨,体现了元代文人对工艺美学的深刻理解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