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湖三百里,往来寒日中
出处:《十月三日泛舟湖中作》
宋 · 陆游
桑落可酿酒,草枯可呼鹰。
平生当此时,意气十倍增。
即今境界别,千钱买短篷。
镜湖三百里,往来寒日中。
小甑炊雕胡,玉食无此美。
卧闻水鸟声,世念去如洗。
知此恨太晚,享此恐不足。
南山忽已昏,更就渔村宿。
平生当此时,意气十倍增。
即今境界别,千钱买短篷。
镜湖三百里,往来寒日中。
小甑炊雕胡,玉食无此美。
卧闻水鸟声,世念去如洗。
知此恨太晚,享此恐不足。
南山忽已昏,更就渔村宿。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桑落:桑叶落下。酿酒:制作酒。
草枯:草木枯黄。
呼鹰:召唤猎鹰。
意气:豪情壮志。
十倍增:增加很多。
境界别:景致不同。
短篷:小型船只。
镜湖:湖名。
三百里:三百里长。
小甑:小锅。
雕胡:雕胡鱼。
玉食:珍贵的食物。
无此美:没有这样美味。
水鸟声:水鸟鸣叫声。
世念:世俗的忧虑。
恨太晚:遗憾已晚。
享此恐不足:恐怕享受不够。
南山:指代远处的山。
渔村宿:在渔村过夜。
翻译
桑叶落下可以酿酒,草木枯黄能唤猎鹰。一生中这样的时刻,豪情壮志倍增。
如今景致不同,哪怕千金也买一顶小船。
镜湖三百里,只在寒日中来往。
小锅煮雕胡鱼,美食中难有此般滋味。
躺听水鸟鸣叫,世间烦恼尽消。
深知遗憾已晚,怕是享受不够。
南山渐渐昏暗,今晚就在渔村歇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陆游在秋季十月泛舟湖中的情景。首句“桑落可酿酒,草枯可呼鹰”展现了丰收季节的田园风光,桑叶落尽可以用来酿酒,草木凋零适合放飞猎鹰,充满了浓厚的自然气息。接下来,“平生当此时,意气十倍增”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豪情。
诗人感慨“即今境界别”,暗示眼前的景色与平日不同,他愿意花费千钱购买一顶短篷,以便更好地享受镜湖三百里的美景。在湖上,他品味着精致的雕胡饭,认为这是人间难得的美食。夜晚,听着水鸟的鸣叫声,一切尘世烦恼仿佛都被洗净,心境变得清澈。
然而,诗人意识到自己“知此恨太晚”,未能早些体验这样的生活,担心自己可能无法长久享受这种宁静与美好。天色渐晚,南山隐没在暮色中,他决定在渔村过夜,进一步沉浸在这份恬静之中。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流露出一种超脱与留恋交织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