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爱芳林好,夺得蛾眉供洒扫
出处:《魏景初帐构铜歌》
清 · 厉鹗
霸城月照仙人泪,不逐魏宫翁仲二铜驼。
久作劫灰飞帐构,犹存景初字洛灵。
儿爱芳林好,夺得蛾眉供洒扫。
弸彋想像薄罗风,传与千年尚方造。
流苏翠羽光零乱,土上出金妖识换。
文成石马大讨曹,水吐玉蜍才效汉。
碧筒平坐朱竿密,八分应认仲将笔。
摩挲仿佛陵云台,小缩波痕劲无匹。
更闻昭烈能自贬,御用都归销鋊焰。
一枝古色出重缄,留向人间鉴奢俭。
久作劫灰飞帐构,犹存景初字洛灵。
儿爱芳林好,夺得蛾眉供洒扫。
弸彋想像薄罗风,传与千年尚方造。
流苏翠羽光零乱,土上出金妖识换。
文成石马大讨曹,水吐玉蜍才效汉。
碧筒平坐朱竿密,八分应认仲将笔。
摩挲仿佛陵云台,小缩波痕劲无匹。
更闻昭烈能自贬,御用都归销鋊焰。
一枝古色出重缄,留向人间鉴奢俭。
鉴赏
这首诗名为《魏景初帐构铜歌》,是清代诗人厉鹗所作。诗中以霸城月下的仙人泪为引,描绘了魏宫中曾经的繁华与沧桑。"不逐魏宫翁仲二铜驼"一句,暗示了历史的变迁,铜驼象征着昔日的权势与荣华不再。诗人接着写到帐构虽化为劫灰,但景初二字和洛灵之名仍留存,展现出历史遗迹的独特魅力。
"儿爱芳林好,夺得蛾眉供洒扫",运用了比喻手法,形容宫女们曾在此处忙碌,而"弸彋想像薄罗风,传与千年尚方造"则赞美了工艺之精巧,技艺得以流传。
"流苏翠羽光零乱,土上出金妖识换"描绘了奢华的装饰物,暗示了朝代更迭中的财富转移。"文成石马大讨曹,水吐玉蜍才效汉"借石马和玉蟾的典故,寓言权力斗争与模仿。
"碧筒平坐朱竿密,八分应认仲将笔"描述了宫廷仪仗的细节,暗示书法艺术的高雅。"摩挲仿佛陵云台,小缩波痕劲无匹"赞美了器物的精致和历史的厚重。
最后,诗人提到昭烈帝的自我克制,使得宫中珍宝得以保存,作为后世鉴戒奢俭之物。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历史典故,展现了魏宫的兴衰与艺术价值,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