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骎骎逼要津,迂疏谁遣批龙鳞
出处:《答括士李同二首 其一》
宋 · 刘克庄
忆昔骎骎逼要津,迂疏谁遣批龙鳞。
羞为庆历一不肖,妄意熙宁三舍人。
鬼质若非天夺魄,累臣岂有地容身。
江湖社友应相问,为说萧萧雪鬓新。
羞为庆历一不肖,妄意熙宁三舍人。
鬼质若非天夺魄,累臣岂有地容身。
江湖社友应相问,为说萧萧雪鬓新。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刘克庄所作,名为《答括士李同二首(其一)》。诗中通过对过往经历的回忆和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在仕途上的不满与无奈,以及对友人的一种期许。
"忆昔骎骎逼要津,迂疏谁遣批龙鳞。" 这两句诗描绘出一种急迫的情景,"骎骎"形容马匹奔跑的样子,意指作者曾经急于仕途的进展,想要跨过关卡(要津),但实际上却是被人为的障碍所阻(迂疏批龙鳞)。这里可能隐含对当时政治环境不满的情绪。
"羞为庆历一不肖,妄意熙宁三舍人。"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在历史上的评价感到羞愧。不肖指的是没有做出什么值得称赞的事,"庆历"和"熙宁"是宋仁宗和宋英宗的年号,而"三舍"则可能暗指自己的几次失败或退隐。
"鬼质若非天夺魄,累臣岂有地容身。" 这两句诗中,"鬼质"一词充满了神秘色彩,可以理解为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而"天夺魄"则是比喻政治上的排挤和打压,表明即使在精神上也被剥夺了生存的空间。"累臣"指的是不断遭受不幸的官员,而"地容身"则意味着连立足之地都没有。
最后两句"江湖社友应相问,為说萧萧雪鬓新。" 则是对朋友的一种呼唤和期望,希望他们能够互相询问,共同分享彼此的近况。而"萧萧雪鬓新"则可能象征着岁月流转,友情依旧。
总体来看,这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对过去的反思,同时也蕴含着对于未来的一种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