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趋玉陛前,暮谪闽山里
出处:《次韵和渊明饮酒诗二十首 其十九》
宋 · 李纲
结发观国光,壮年跻膴仕。
怀恩重泰山,欲报轻小己。
幸立不讳朝,缄默诚可耻。
晨趋玉陛前,暮谪闽山里。
飘零若萍梗,此志谁复纪。
行藏岂异途,川流与渊止。
不如饮美酒,世态何足恃。
怀恩重泰山,欲报轻小己。
幸立不讳朝,缄默诚可耻。
晨趋玉陛前,暮谪闽山里。
飘零若萍梗,此志谁复纪。
行藏岂异途,川流与渊止。
不如饮美酒,世态何足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的《次韵和渊明饮酒诗二十首》中的第十九首,以陶渊明的《饮酒》为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世态的深刻感悟。
首句“结发观国光,壮年跻膴仕”描绘了诗人自幼立志,青年时步入官场的情景,展现了他的人生轨迹。接着,“怀恩重泰山,欲报轻小己”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深厚情感和对个人利益的淡泊态度,体现了他的高尚情操。
“幸立不讳朝,缄默诚可耻”两句,诗人反思自己在朝廷中虽能直言不讳,但因沉默而感到羞愧,反映了他对言路的重视以及对自身言行的反省。接下来,“晨趋玉陛前,暮谪闽山里”描述了诗人从京城到偏远地区的贬谪经历,形象地展示了人生的起伏不定。
“飘零若萍梗,此志谁复纪”表达了诗人面对命运的无奈与孤独,以及对自我追求的坚持。最后,“行藏岂异途,川流与渊止。不如饮美酒,世态何足恃”则以饮酒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看破,认为人生追求不应过于依赖外在环境,而应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自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自然的独到见解,以及在逆境中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