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洪崖岭上秋月明,野客枕底章江清全文

洪崖岭上秋月明,野客枕底章江清

出处:《钟陵秋夜
唐 · 陈陶
洪崖岭上秋月明,野客枕底章江清
蓬壶宫阙不可梦,一一入楼归雁声。

拼音版原文

hónglǐngshàngqiūyuèmíngzhěnzhāngjiāngqīng

pénggōngquēmènglóuguīyànshēng

注释

洪崖岭:地名,可能指代某个有月色的山岭。
秋月:秋季的月亮,明亮而富有诗意。
野客:指在野外旅行或居无定所的人。
枕底:指在枕头之下,形容夜晚的安静。
章江:可能是一个河流的名字,给夜晚带来宁静。
蓬壶宫阙:神话中的仙宫,象征理想或遥不可及的地方。
不可梦:无法在梦中实现或触及。
一一:一个接一个,连续不断。
归雁声:大雁南飞的声音,常常引发思乡之情。

翻译

洪崖岭上的秋月格外明亮,
野外的旅人枕着章江的清澈入眠。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夜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自然之美。首句“洪崖岭上秋月明”中,“洪崖岭”可能指的是一个具体的地名,但在这里更多地成为了一个荒凉、幽深之处的象征。秋夜的明月洒落其间,增添了一份凄清与孤寂。

“野客枕底章江清”一句,则描写了诗人作为行旅者,在野外借着清澈的江水为枕,感受到了大自然赋予的宁静与纯净。这里的“章江”也许是另一处具体的地名,但在此刻,它与月光、山岭一同,共同营造出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夜晚景象。

第三句“蓬壶宫阙不可梦”中,“蓬壶”常用来比喻隐逸之士,而“宫阙”则是朝代权贵的象征。这里诗人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淡然与超脱,暗示着这些世间纷争、荣华富贵,在诗人的眼中已变得如同梦境般不可触摸。

最后一句“一一入楼归雁声”则是对夜色渐浓时分的一种描绘。诗人或许听到了远处传来的雁鸣,感受到了秋天的萧瑟与寂寞,而那“一一”二字,更添了一份节奏感,使得整首诗在此达到一个情感上的高潮。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了诗意与哲理的作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于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以及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宁静追求。此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出了唐代诗歌清新脱俗、哲理兼备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