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携束书来京师,洛下诸贤颇见推
出处:《题旧记颜》
宋 · 刘克庄
忆携束书来京师,洛下诸贤颇见推。
当日难为元方弟,何处闻有蔡克儿。
晚节免羞彦回面,后生愿识李邕眉。
五陵年少欺衰飒,不见田光盛壮时。
当日难为元方弟,何处闻有蔡克儿。
晚节免羞彦回面,后生愿识李邕眉。
五陵年少欺衰飒,不见田光盛壮时。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携束书:带着书籍。京师:京城,指洛阳。
诸贤:众多有才德的人。
元方弟:指有德行的元方,这里借指有高尚品德的人。
蔡克儿: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榜样,名字未详。
彦回面:彦回,人名,这里可能指批评或责备。
李邕眉:李邕,唐朝书法家,这里代表有威望的人物。
五陵年少:指京城豪贵的青年。
衰飒:衰老、落魄。
田光:战国时期刺客,这里借指壮年时期的英雄。
翻译
回忆当初带着书籍来到京城,洛阳的众多才子都很推崇我。那时难以成为元方弟弟那样的人,哪里还能听说有叫蔡克儿的人物。
晚年免于羞愧面对彦回的责备,年轻的我希望结识像李邕那样有威望的人。
那些五陵的少年欺侮我这样的老者,他们没见过田光年轻时的风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怀念过去与朋友在京师聚会的情景,以及对往昔友人的追忆和赞美。开篇“忆携束书来京师,洛下诸贤颇见推”表明诗人曾带着书本来到京城,与当时的文学圈内之士广泛交流,他们之间互相推崇。
接着,“当日难为元方弟,何处闻有蔡克儿”中,诗人提及自己与元方、蔡克等人的交往,表现出对这些才子佳人的怀念和敬仰。这里的“难为”可以理解为难以忘怀或者难以企及。
再下,“晚节免羞彦回面,后生愿识李邕眉”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如彦回、李邕眉等人那样,在晚年保持清白无辱,同时也表达了对后辈之才的期许和赞赏。
最后,“五陵年少欺衰飒,不见田光盛壮时”则描绘出诗人对于青年时代的回忆,那些在五陵(古代文人的雅号)中年轻有为、充满活力的日子已经不再,无法目睹到田光等人当年的英姿飒爽。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友情和过去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文学同仁的崇敬之情。通过这种怀旧的情感,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个人历史与时代变迁的深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