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楚兵最剽悍,不自量力来交绥
出处:《洪武御碑歌》
清 · 查慎行
升仙台前白玉碑,柱石拿攫龙之而。
鸿文载在御制集,初不假手词臣为。
我来摩挲一再读,颠者踪迹大可疑。
忆昔元人失其鹿,群雄角逐争驱驰。
濠州布衣人未识,芒砀云气常随之。
金陵一朝定九鼎,六合不足烦鞭笞。
是时楚兵最剽悍,不自量力来交绥。
国家将兴有先兆,天遣来告贞元期。
明明天眼识王气,故以险怪惊愚蚩。
英君往往谋略秘,计大不许寻常窥。
亦如田单破燕骑,神道设教尊军师。
不然兹事乃近诞,小数何足夸权奇。
白旄一麾江汉靖,军前长揖从此辞。
留侯自伴赤松去,谷城空立黄石祠。
天池之山高巍巍,竹林仙驭杳莫追。
鹤归倘记石华表,世代已逐沧桑移。
百年雨露在山泽,惟有松柏参天枝。
鸿文载在御制集,初不假手词臣为。
我来摩挲一再读,颠者踪迹大可疑。
忆昔元人失其鹿,群雄角逐争驱驰。
濠州布衣人未识,芒砀云气常随之。
金陵一朝定九鼎,六合不足烦鞭笞。
是时楚兵最剽悍,不自量力来交绥。
国家将兴有先兆,天遣来告贞元期。
明明天眼识王气,故以险怪惊愚蚩。
英君往往谋略秘,计大不许寻常窥。
亦如田单破燕骑,神道设教尊军师。
不然兹事乃近诞,小数何足夸权奇。
白旄一麾江汉靖,军前长揖从此辞。
留侯自伴赤松去,谷城空立黄石祠。
天池之山高巍巍,竹林仙驭杳莫追。
鹤归倘记石华表,世代已逐沧桑移。
百年雨露在山泽,惟有松柏参天枝。
鉴赏
这首《洪武御碑歌》由清代诗人查慎行所作,通过对升仙台前白玉碑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展现了洪武皇帝朱元璋的传奇故事和深远影响。
开篇“升仙台前白玉碑,柱石拿攫龙之而”,以升仙台上的白玉碑作为引子,象征着历史的见证与洪武皇帝的丰功伟绩。接着,“鸿文载在御制集,初不假手词臣为”表明了洪武皇帝亲自撰写的鸿篇巨制,不需他人代笔,彰显其卓越的文治武功。
“我来摩挲一再读,颠者踪迹大可疑”则表达了后人对这段历史的揣测与好奇。接下来的段落,诗人追溯了元末群雄割据、朱元璋崛起的历史背景,以及他如何在金陵一战中统一全国,显示出其非凡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
“国家将兴有先兆,天遣来告贞元期”暗示了朱元璋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上天的旨意和先兆。诗人进一步描述了朱元璋的神秘谋略,将其比作田单破燕骑的神道设教,强调其战略的深远和不可预测性。
“白旄一麾江汉靖,军前长揖从此辞”描绘了朱元璋平定江山后的场景,以及他辞别军旅、退隐山林的形象。最后,诗人通过“留侯自伴赤松去,谷城空立黄石祠”等诗句,将朱元璋与古代智者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其智慧和远见的敬仰。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朱元璋的英雄事迹,也蕴含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和对权力与智慧的探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