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鹄池边新有诏,卧龙山畔又催归
出处:《宴安抚洪尚书乐语口号》
宋末元初 · 牟巘
雕戈红旆辔如丝,暂为君王镇左畿。
下鹄池边新有诏,卧龙山畔又催归。
共看阁老今黄闼,却笑门生也绣衣。
起舞祝公千岁寿,蓬莱云气正霏霏。
下鹄池边新有诏,卧龙山畔又催归。
共看阁老今黄闼,却笑门生也绣衣。
起舞祝公千岁寿,蓬莱云气正霏霏。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雕戈:装饰华丽的兵器。红旆:红色旗帜。
辔:马缰绳。
如丝:像丝线一样轻盈。
暂:暂时。
左畿:京城左近地区。
下鹄池:某个池塘。
新有诏:新收到的圣旨。
卧龙山:象征人才的山。
催归:催促回归。
阁老:朝廷重臣。
黄闼:禁宫。
绣衣:华丽官服,指官员。
起舞:起身舞蹈。
祝公:向您祝寿。
千岁寿:长寿千年。
蓬莱云气:蓬莱仙境的云雾。
霏霏:弥漫的样子。
翻译
装饰华丽的兵器和红色旗帜飘动如丝,暂时为君王守卫京城左近。在鹄池边刚接到新的圣旨,卧龙山脚下又催促我回归。
一同观赏阁老如今已入禁宫,不禁笑学生们也身着华丽官服。
起身舞蹈祝您长寿无疆,蓬莱仙云缭绕,景象祥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场景,诗人通过对细节的精彩描述,展现了当时官员之间的喜悦和对未来美好祝愿的情感。开篇“雕戈红旆辔如丝”用鲜明的画面描绘出仪仗队伍中的马匹,其装饰华丽如同细丝,显示了一种庄严而又不失豪迈的气派。紧接着,“暂为君王镇左畿”则透露出诗人对这一盛况背后所承载的权力与责任的认知。
下片“下鹄池边新有诏,卧龙山畔又催归”中,诗人通过“诏”和“催归”的字眼,暗示了宴会之后可能存在的紧急国事或命令,使得整个场景不仅仅是欢乐的庆典,更蕴含着紧迫感。这种对比手法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共看阁老今黄闼,却笑门生也绣衣”一句,则将视线转移到宴会中的长者与年轻人,他们或许都身着华丽的服饰,但年龄带来的沉稳与朝气蓬勃形成了鲜明对比。这里诗人通过“黄闼”和“绣衣”的描写,传达了一种社会阶层和时间流转的感慨。
最后,“起舞祝公千岁寿,蓬莱云气正霏霏”则是整个宴会高潮的展现。诗人通过对舞蹈与祝愿的描述,将宴会推向了一个梦幻般的境界,仿佛让时间在这一刻静止,让欢庆达到顶峰。
整首诗语言华丽,意象丰富,每一句都承载着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观察,是一篇精彩绝伦的宴会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