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趣有谁能领会,华光已后更无人
出处:《铜瓶簪梅》
宋末元初 · 杨公远
梅花点点自清真,雪虐风饕苦且辛。
白玉堂开虽是贵,古铜瓶浸亦非贫。
爱渠夜写灯前影,类我时挥笔底春。
雅趣有谁能领会,华光已后更无人。
白玉堂开虽是贵,古铜瓶浸亦非贫。
爱渠夜写灯前影,类我时挥笔底春。
雅趣有谁能领会,华光已后更无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清真:清雅真实。雪虐风饕:形容天气恶劣,风雪交加。
白玉堂:指富贵人家的厅堂。
古铜瓶浸:以古铜瓶盛水泡茶,象征朴素生活。
挥笔底春:在笔下展现出春天的景象。
雅趣:高雅的兴趣或情趣。
华光:繁华的光彩,这里可能指盛世或繁华时期。
翻译
梅花点点散发出清雅的气息,即使在严寒中遭受风雪摧残也坚韧不屈。虽然白玉堂显贵,但古铜瓶中泡茶也不失为朴素的生活方式。
我喜爱在夜晚借灯光写下梅花的影子,就像我在笔下挥洒出春天的意境。
这种高雅的情趣,又有几人能真正理解呢?恐怕在华光之后,再无人欣赏了。
鉴赏
这首诗是杨公远的《铜瓶簪梅》,创作于宋末元初。这是一首描写梅花的绝句,诗人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独立自赏的情怀。
"梅花点点自清真,雪虐风饕苦且辛。"
这两句从自然景物着笔,梅花在严寒中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清高与纯洁,显示出诗人对梅的欣赏和内心世界的映射。
"白玉堂开虽是贵,古铜瓶浸亦非贫。"
这里通过对比,用白玉堂与古铜瓶来形容不同层次的美好,既表明了诗人的审美观点,也强调了梅花不分贵贱,一切都能显得自然而美丽。
"爱渠夜写灯前影,类我时挥笔底春。"
这两句则转向个人情感和艺术创作,诗人在夜晚的灯光下书写,仿佛与梅花遥相呼应,共同体现出一种超越时空、永恒不变的情怀。
"雅趣有谁能领会,华光已后更无人。"
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独立于世的态度,诗人感慨于自己的雅致情趣难以为他人所理解,更感到在未来可能不会有人能够领略到这份美好。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之美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清高脱俗的情怀和审美取向,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