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晚来忽雨已如秋,竹枕攲眠得自由全文

晚来忽雨已如秋,竹枕攲眠得自由

出处:《闻二弟召对
宋 · 吕本中
晚来忽雨已如秋,竹枕攲眠得自由
忽报诸郎例升进,颇容老子便归休。
人传胡虏三年旱,势合山河一战收。
顾我迂疏最宜病,祗应随处见菟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本中所作的《闻二弟召对》。诗中描绘了诗人听到弟弟被召见后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弟弟仕途顺利的欣慰,也有对自己处境的感慨。

首句“晚来忽雨已如秋”,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突然下起大雨,仿佛秋天提前到来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竹枕攲眠得自由”一句,诗人以竹枕为依托,安然入眠,表达了在困境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忽报诸郎例升进,颇容老子便归休。”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得知弟弟晋升的消息后,内心既为弟弟感到高兴,又为自己可能无法继续参与政治活动而感到无奈和释然。这里“诸郎”指弟弟,“老子”则是诗人自指,体现了诗人对权力与自由的微妙平衡。

“人传胡虏三年旱,势合山河一战收。”这两句则转向对国家局势的担忧,提到胡虏(北方游牧民族)三年干旱,暗示边疆形势紧张,预示着一场大战即将来临,国家面临重大考验。

最后“顾我迂疏最宜病,祗应随处见菟裘。”诗人自谦自己性格迂腐疏懒,最适宜隐退,表达了对当前政治环境的不满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这里的“菟裘”原指古代贵族隐居之地,此处借指理想的归隐之所。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弟弟仕途的关心,又有对自己命运的反思,以及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政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