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氏文章岂敢知,岐梁偶有往还诗
出处:《次韵姚孝孙判官见还岐梁唱和诗集》
宋 · 苏辙
伯氏文章岂敢知,岐梁偶有往还诗。
自怜兄力能兼弟,谁肯埙终不听篪。
西虢春游池百顷,南溪秋入竹千枝。
恨君曾是关中吏,属和追陪失此时。
自怜兄力能兼弟,谁肯埙终不听篪。
西虢春游池百顷,南溪秋入竹千枝。
恨君曾是关中吏,属和追陪失此时。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题为《次韵姚孝孙判官见还岐梁唱和诗集》。诗人以谦逊的态度表达对姚孝孙文章才华的敬佩,提到两人之间的交往仅限于偶尔的诗文交流。他感慨自己兄长般的地位,却也自嘲无人能像兄弟般共鸣,暗示了友情的缺失。
诗人接着描绘了岐梁地区四季的景色,春天的池塘广阔,秋天的竹林千枝,展现了自然之美。然而,他对姚孝孙曾经担任关中官吏的经历表示遗憾,因为这使得他们未能在更早的时候一同游历和吟咏,错过了共享诗酒之乐的时光。
整首诗通过个人感受和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错过与友人共同创作的美好时光的惋惜。苏辙的诗风平实而深沉,体现了他对友情的深厚情感和对诗歌艺术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