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三吴裂婺女,九锡狱孤儿全文

三吴裂婺女,九锡狱孤儿

唐 · 杜牧
三吴裂婺女,九锡狱孤儿
霸主业未半,本朝心是谁。
永安宫受诏,筹笔驿沈思。
画地乾坤在,濡毫胜负知。
艰难同草创,得失计毫釐。
寂默经千虑,分明浑一期。
川流萦智思,山耸助扶持。
慷慨匡时略,从容问罪师。
褒中秋鼓角,渭曲晚旌旗。
仗义悬无敌,鸣攻故有辞。
若非天夺去,岂复虑能支。
子夜星才落,鸿毛鼎便移。
邮亭世自换,白日事长垂。
何处躬耕者,犹题殄瘁诗。

拼音版原文

sānlièjiǔér

zhǔwèibànběncháoxīnshìshuí

yǒngāngōngshòuzhàochóu驿chén

huàqiánkūnzàiháoshèngzhī

jiānnántóngcǎochuàngshīháo

jīngqiānfēnmínghún

chuānliúyíngzhìshānsǒngzhùchí

kāngkǎikuāngshílüècóngróngwènzuìshī

bāozhōngqiūjiǎowèiwǎnjīng

zhàngxuánmínggōngyǒu

ruòfēitiānduónéngzhī

xīngcáiluò鸿hóngmáodǐng便biàn

yóutíngshìhuànbáishìchángchuí

chùgōnggēngzhěyóutiǎncuìshī

注释

三吴:泛指江南地区。
裂:分裂。
婺女:古代地名,今浙江金华一带。
孤儿:比喻国家或政权的孤儿。
本朝:指当前的朝廷。
谁:疑问词,指代掌权者。
永安宫:可能指皇宫或庙宇。
筹笔驿:历史地名,诸葛亮曾在此筹划军事。
沈思:深思熟虑。
画地:比喻规划天下。
乾坤:天地,引申为天下。
濡毫:沾湿笔毫。
草创:初创阶段。
毫釐:极小的差距。
寂默:寂静无声。
分明:清楚明白。
浑一期:整个时期。
萦:围绕。
智思:智慧和思考。
扶持:支持帮助。
慷慨:豪迈激昂。
匡时略:挽救时局的策略。
问罪师:讨伐敌人的军队。
褒中:地名,在今陕西汉中。
渭曲:渭水弯曲处。
晚旌旗:傍晚的军旗。
仗义:坚守正义。
无敌:无对手。
鸣攻:公开宣战。
夺去:剥夺。
虑能支:担心能否支撑。
子夜:深夜。
鸿毛:轻如鸿雁之羽。
鼎:权力象征。
邮亭:古代传递信息的驿站。
世自换:世间人事更迭。
垂:流传。
躬耕者:隐居耕田的人。
殄瘁诗:形容困苦生活的诗歌。

翻译

三吴之地分裂,婺女国成孤儿。
霸业还未完成,内心忧虑何人掌舵。
永安宫中接受诏令,筹笔驿中深思熟虑。
以画地象征天下,笔墨间决定胜负。
共同经历艰难创业,成败只在毫厘之间。
静默中经过千般考虑,清晰如一的决策期。
江河智慧环绕,山岳之力支撑。
豪情满怀,制定救世方略,从容面对敌人。
中秋之时,褒中战鼓号角响起,渭曲傍晚军旗飘扬。
坚守道义,无惧无敌,进攻有理有据。
若非天意剥夺,怎会担忧无法支撑。
夜幕降临时,星辰陨落,权柄易手如鸿毛。
世事变迁,白日之事长久流传。
哪里还有躬耕之人,仍在吟咏困苦的诗歌。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名为《和野人殷潜之题筹笔驿十四韵》。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颇具深意的诗歌,它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大事和个人命运的忧虑。

“三吴裂婺女,九锡狱孤儿”两句,开篇即以沉痛的情感,描述了战乱中人民的苦难和孤儿寡妇的悲惨。这里的“三吴”指的是江南一带,而“裂婺女”、“九锡狱孤儿”则形象地描绘了战争所带来的破碎家庭与无依无靠的孤儿。

接下来的“霸主业未半,本朝心是谁”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进程和统治者意图的疑惑。这里的“霸主”通常指的是有权势的人物,而“本朝心是谁”则是在探讨当前政权中掌握实权者的真正意图。

“永安宫受诏,筹笔驿沈思”两句,表明了诗人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刻和地点(永安宫)接到了朝廷的命令或指示,而他在思考着这个问题。在这过程中,“筹笔”作为一种工具,象征着诗人的思考与写作。

“画地乾坤在,濡毫胜负知”则形容了诗人运笔时的情景和心境。这里的“画地乾坤在”意味着诗人将自己的思想世界描绘于纸上,而“濡毫胜负知”则表明了他对写作的投入和所承载的深沉情感。

“艰难同草创,得失计毫釐”两句,展示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与个人成就的反思。这里的“艰难同草创”指的是在困顿中寻找出路,而“得失计毫釐”则是在细数着成功与失败。

以下几句“寂默经千虑,分明浑一期。川流萦智思,山耸助扶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静和对事物的深刻洞察。他在万千思考中寻求清晰的认识,同时也在从自然景观中汲取灵感。

“慷慨匡时略,从容问罪师”则是在表达对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宽厚理解与审视。诗人以平和的心态探讨过往,寻求教训。

随后,“褒中秋鼓角,渭曲晚旌旗”两句,描绘了一种战争的场景,可能是在回忆某个历史战役或是对未来战事的忧虑。“仗义悬无敌,鸣攻故有辞”则表达了对于英雄人物和壮举的赞美,以及对于过去战斗中那些值得称颂的话语。

“若非天夺去,岂复虑能支”两句,则是在探讨命运与能力之间的关系。在这过程中,诗人似乎在质疑,如果不是上天所夺,那么个人的力量是否足以支撑一切。

最后,“子夜星才落,鸿毛鼎便移。邮亭世自换,白日事长垂”则是在描绘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迁。这里的“子夜星才落”、“鸿毛鼎便移”都在形容夜晚的景象,而“邮亭世自换”、“白日事长垂”则是对时光飞逝与人间世事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命运以及个人能力极限的深刻思考。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