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倾盖便情亲,老去那知更贱贫
出处:《送蔡伸道》
宋 · 李处权
当年倾盖便情亲,老去那知更贱贫。
松竹故园秋未老,溪山南国雨能新。
可怜作客身如梦,尚喜传家笔有神。
咫尺重阳归务速,吹花落帽要吾人。
松竹故园秋未老,溪山南国雨能新。
可怜作客身如梦,尚喜传家笔有神。
咫尺重阳归务速,吹花落帽要吾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当年:当初。倾盖:初次相见。
情亲:情投意合。
老去:年老。
贱贫:贫贱。
故园:故乡。
秋未老:依然苍翠。
南国:南方。
雨能新:雨后清新。
可怜:可悲/令人感慨。
作客:身处异乡。
身如梦:生活如梦。
尚喜:欣慰。
传家笔:家族的才情。
有神:仍在。
咫尺:近在眼前。
归务速:急切回家。
吹花落帽:节日游戏(重阳节习俗)。
翻译
当初相识就情投意合,年老后却未曾料到会如此贫贱。故乡的松竹依然苍翠,南方的山水雨后清新。
身处异乡,生活如同梦境,但欣慰的是家族的才情仍在。
临近重阳节,我急切地想要回家,期待着在节日中把帽子吹落花间共度欢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处权的作品,名为《送蔡伸道》。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友情的珍视。
"当年倾盖便情亲,老去那知更贱贫。"
这两句讲述了过去的深厚感情,随着时光流逝,到了晚年却可能因为贫穷而被世人忽略。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反映出诗人对友情持久性的担忧。
"松竹故园秋未老,溪山南国雨能新。"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即便是在秋天,这个地方也依旧充满了生气,而南国的溪山之所以能够常保新鲜,是因为那里经常有雨水滋润。
"可怜作客身如梦,尚喜传家笔有神。"
诗人表达了对远方游子的同情,他们就像是在做梦一样飘零在外。但即便如此,诗人仍然对他们家族中流传的文化和精神力量表示赞赏。
"咫尺重阳归务速,吹花落帽要吾人。"
最后两句则是在告诫远行的人不要忘记归期,希望他能在春光明媚时回家。而那随风飘落的花瓣,则像是自然界对诗中友情的一种提醒和呼唤。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远方游子归期的关切,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厚的情感,以及对于世事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