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又不见涪翁筇竹枝,驱虎穷山独行路,眼底赤虬须鬣具全文

又不见涪翁筇竹枝,驱虎穷山独行路,眼底赤虬须鬣具

出处:《龙头竹杖歌
明 · 黄衷
龙头之竹托根深,太和福地苍崖阴。
五风十雨足喷薄,妙乃百节全坚心。
南岩大仙雅秘惜,一赠便觉无□□。
□云金箓记尺度,晦冥出入群邪辟。
怖邪迂癖□□□,时参几格如嘉傧。
私怀每计示崇奖,镂铭愿□□工韵。
君不见太乙真人夜下世,青藜柱到传经地。
又不见涪翁筇竹枝,驱虎穷山独行路,眼底赤虬须鬣具
嗟乎,变化吾不知其处。

鉴赏

这首《龙头竹杖歌》由明代诗人黄衷所作,以“龙头之竹”为题,描绘了竹杖的独特与神奇。诗中运用丰富的想象与象征手法,将竹杖赋予了超凡脱俗的特性。

首先,诗人以“龙头之竹托根深,太和福地苍崖阴”开篇,将竹杖比作龙头,扎根于太和福地的苍崖之下,暗示其非凡的来源与深厚的根基。接着,“五风十雨足喷薄,妙乃百节全坚心”两句,描绘了竹杖在风雨中茁壮成长,坚韧不拔,展现出其独特的生命力与品质。

“南岩大仙雅秘惜,一赠便觉无□□”则表达了竹杖的珍贵与独特,仿佛是大仙赠予的宝物,让人感到无比珍惜。接下来,“□云金箓记尺度,晦冥出入群邪辟”进一步强调了竹杖的神秘力量,它能记录金箓的尺度,即使在黑暗中也能抵御邪恶。

“怖邪迂癖□□□,时参几格如嘉傧”通过对比,展现了竹杖与邪恶之间的鲜明对立,同时也暗示了其在道德与智慧上的卓越表现。最后,“私怀每计示崇奖,镂铭愿□□工韵”表达了诗人对竹杖的敬仰之情,希望将其铭记于心,以优雅的韵律颂扬其价值。

尾句“君不见太乙真人夜下世,青藜柱到传经地。又不见涪翁筇竹枝,驱虎穷山独行路,眼底赤虬须鬣具”通过引用典故,进一步增强了竹杖的神圣与传奇色彩。最后,“嗟乎,变化吾不知其处”以感叹收尾,表达了对竹杖神秘力量的敬畏与探索欲望。

整体而言,《龙头竹杖歌》不仅赞美了竹杖的自然美与超凡特质,也蕴含了对智慧、道德与力量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魅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