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村谁认磬,极浦夜鸣鸿
出处:《岁暮江寺住》
唐 · 齐己
山依枯槁容,何处见年终?风雪军城外,蒹葭古寺中。
孤村谁认磬,极浦夜鸣鸿。
坐忆匡庐隐,泉声滴半空。
孤村谁认磬,极浦夜鸣鸿。
坐忆匡庐隐,泉声滴半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山:山岭。依:依傍。
枯槁:枯萎的草木。
容:景象。
年终:时间的尽头,此处指岁月的流逝。
风雪:风和雪,形容寒冷的天气。
军城:军事要塞之城,泛指城市。
蒹葭:芦苇,一种水边生长的植物。
古寺:古老的寺庙。
孤村:荒凉的村落。
谁:哪个人。
认:识别,此处指注意到。
磬:佛教寺庙中使用的打击乐器,通常用于诵经时。
极浦:遥远的水边。
夜鸣鸿:夜晚鸣叫的鸿雁,常象征孤独或思乡。
坐忆:静坐回忆。
匡庐:庐山,中国名山,此处代指隐居之地。
隐:隐居。
泉声:泉水流动的声音。
滴半空:形容泉水从高处滴落的情景。
翻译
山岭依傍着枯萎的草木,哪里能见到岁月的终章?风雪笼罩在军城之外,古老寺院中芦苇丛生。
荒僻的村落里谁还在敲响佛磬,远处的水边夜晚有鸿雁哀鸣。
静坐着回忆起隐居庐山的日子,耳边似乎回响着泉水滴落半空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冬山中古寺的幽静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时间流转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在岁末之际独居江边古寺的孤寂与沉思。
“山依枯槁容”一句,以“枯槁”形容树木的枯萎,通过山势的依托,展现出一种荒凉而又静谧的氛围。诗人在这里捕捉到了岁末的寂寞气息。
“何处见年终?”则是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他对于时间无情消逝、年关将至的心境。
接下来的“风雪军城外”、“蒹葭古寺中”两句,通过对风雪与古寺环境的刻画,增强了冬日的荒凉感。这里的“军城”暗示了一种边塞之地的寂寞,而“蒹葭古寺”则是诗人隐居之所。
“孤村谁认磬”,“极浦夜鸣鸿”两句,诗人通过对孤村与极浦夜半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深冬孤独的氛围。其中,“磬”是一种古代乐器,常用来比喻寂寞的声音;“极浦夜鸣鸿”则是对自然界中鸟鸣声响起的情景描写。
最后,“坐忆匡庐隐”,“泉声滴半空”两句,诗人在静坐之时回想着自己的生活状态——隐居于山林之中,而“泉声滴半空”的描写,则是对自然界中声音的细腻捕捉,彰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深冬景象的精致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岁末寂寞、时间流逝以及个人隐居生活状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