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照原隰,晚风吹客鞭
出处:《离陈至华西》
宋 · 张耒
落日照原隰,晚风吹客鞭。
空巢霜后木,残蘖烧馀田。
憔悴贫中客,苍茫岁暮天。
远游轻道路,无地息劳肩。
空巢霜后木,残蘖烧馀田。
憔悴贫中客,苍茫岁暮天。
远游轻道路,无地息劳肩。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落日:傍晚的太阳。原隰:平原和低洼地。
晚风:傍晚的微风。
客鞭:旅人的马鞭。
空巢:没有鸟的巢穴。
霜后:下霜之后。
残蘖:烧剩下的树根和枯枝。
憔悴:形容面容瘦弱、疲倦。
贫中客:身处贫困中的旅人。
岁暮:年底,年末。
远游:长途旅行。
轻道路:对道路不再感到沉重。
无地:没有地方。
息劳肩:找个地方休息以缓解肩上的疲劳。
翻译
夕阳映照着原野和低洼地,晚风吹动着旅人的马鞭。空荡的鸟巢在霜后显得孤零,烧过的田野上残留着焦黑的树根和枯枝。
在贫困中,旅人面容憔悴,年终的天空一片苍茫。
长途跋涉,对远方的旅行者来说,道路似乎不再沉重,但何处才能停下歇息,放松疲惫的肩膀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田野风光与旅人行走的情景。首先,“落日照原隰,晚风吹客鞭”两句设置了场景,夕阳西下,照耀着广阔的原野,同时晚风轻拂,吹动着旅人手中的马鞭。这不仅描绘出时间和环境,也通过晚风和客鞭传达了一种孤独和行走的感觉。
接着,“空巢霜后木,残蘖烧馀田”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秋天的氛围。空巢可能指的是鸟儿已经飞走,留下空荡荡的巢穴,而“霜后木”则是指经过霜冻后的树木,显得更加枯萎。紧接着,“残蘖烧馀田”则描绘了一幅农事结束后的景象,秋收之后,剩余的秧苗被点燃,清理田地,为来年播种做准备。
“憔悴贫中客,苍茫岁暮天”两句转向了人物情感的表达。旅人在贫困中显得愈加憔悴,而“苍茫岁暮天”则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感慨,岁月匆匆,天色昏沉,让人感到心中的无奈和悲凉。
最后,“远游轻道路, 无地息劳肩”两句表达了旅人的无奈与放弃。远行的路途虽然看似轻松,但实际上却找不到一个地方可以安顿疲惫的身躯。这不仅是对身体上的劳累,也是精神上的压力和不安。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旅人对于生活、时间和空间的无奈与感慨,是一首充满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