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鱼泣血洒洒,啼鸟风木飕飕
出处:《孝》
明 · 徐渭
尺牍不过百字,美名却映千秋。
皋鱼泣血洒洒,啼鸟风木飕飕。
皋鱼泣血洒洒,啼鸟风木飕飕。
鉴赏
《孝》这首诗,虽仅百字,却深刻地描绘了孝道之美,以及孝行对后世的影响。徐渭以“皋鱼泣血洒洒,啼鸟风木飕飕”这两句,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和自然景象来表达孝的主题。
“皋鱼泣血洒洒”,引用了《左传》中的故事,皋鱼为了尽孝,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其情感之深沉,令人动容。这句话通过“泣血”这一强烈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孝子对父母的深情厚意,以及为孝道所付出的巨大牺牲。
“啼鸟风木飕飕”,则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象征孝行的深远影响。啼鸟的哀鸣与风木的飕飕声,既是对皋鱼行为的共鸣,也是对孝道精神的赞颂。这里的“风木”源自《诗经》,常用来比喻父母,啼鸟的哀鸣仿佛是对逝去父母的怀念,而飕飕的风声,则象征着孝行如同风吹过森林,留下深远的影响,穿越时间,影响着后人。
整首诗通过这两个画面,不仅表达了对孝行的崇高敬意,也强调了孝道在社会伦理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对个人品德和社会风气的积极塑造作用。徐渭以简练的语言,深刻揭示了孝道的内在价值和外在影响,使得这首诗成为了探讨孝道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