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郊亦茫茫,禾黍伤胚胎
出处:《久苦淫雨喜晴登聚奎楼有作》
明 · 韩雍
旬时苦淫雨,不得顽云开。
平湖涨瀰漫,矮屋垣多颓。
四郊亦茫茫,禾黍伤胚胎。
吾民失生业,田叟尤悲哀。
博施志虽勤,济众诚难哉。
惭无燮理能,获戾曷敢推。
荷此苍苍仁,幸矣回凶灾。
朝阳发光彩,飘风自南来。
长养万物成,且阜斯民财。
登楼一举手,倚栏重徘徊。
平湖涨瀰漫,矮屋垣多颓。
四郊亦茫茫,禾黍伤胚胎。
吾民失生业,田叟尤悲哀。
博施志虽勤,济众诚难哉。
惭无燮理能,获戾曷敢推。
荷此苍苍仁,幸矣回凶灾。
朝阳发光彩,飘风自南来。
长养万物成,且阜斯民财。
登楼一举手,倚栏重徘徊。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韩雍的《久苦淫雨喜晴登聚奎楼有作》描绘了诗人经历长时间阴雨后终于放晴的心情。诗中通过细致的自然景象描绘,如“旬时苦淫雨”、“平湖涨瀰漫”、“矮屋垣多颓”,展现了雨后的凄凉与损失,尤其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如“禾黍伤胚胎”、“吾民失生业”。诗人深感百姓的困苦,表达出对民生疾苦的忧虑和自己无力改变现状的自责,“博施志虽勤,济众诚难哉”。
然而,诗人并未沉溺于哀叹,而是感恩上天的恩赐,认为“幸矣回凶灾”,暗示晴天的到来带来了希望。他期待着阳光普照,万物生长,百姓生活能够得到改善,“朝阳发光彩,飘风自南来。长养万物成,且阜斯民财”。最后,诗人以登楼远眺的动作和心情结尾,表达了对未来的期盼和对国家福祉的深深关切。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现实困境的揭示,又有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