椽笔追典谟,名冠作者录
如云夙从龙,退复卧岩谷。
寻常都市中,人拟丹崖玉。
静观极幽深,浑噩书数屋。
清风动冠绅,门生满南服。
两朝三大制,承命入天禄。
椽笔追典谟,名冠作者录。
三年未尝淹,一官不啻足。
先忧激深衷,时骋江湖目。
琴高独听音,棋老傍观局。
翻然读礼馀,有命领宗祝。
南都今镐丰,陵庙故祗肃。
公心对神明,行哉副宸烛。
恭惟圣祖灵,陟降在于穆。
百年礼与乐,旧典行可复。
皇思任老成,至治期从欲。
论道赞鸿猷,舍公又焉卜。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名为《送张东白先生赴南京太常》。诗中描绘了张公的才华横溢与高尚品德,以及其在政坛上的卓越贡献。
首句“张公经纶资,海内望所属”,赞扬张公拥有出众的治理才能,是全国瞩目的人物。接着,“如云夙从龙,退复卧岩谷”描述了张公早年追随君主,后来隐退山林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他既能入世又能出世的智慧。
“寻常都市中,人拟丹崖玉”则通过对比,强调张公在世俗中的崇高地位,如同珍贵的玉石一般受人敬仰。接下来,“静观极幽深,浑噩书数屋”描绘了张公在静谧环境中深思熟虑的情景,他的思想犹如深邃的书籍,丰富而深刻。
“清风动冠绅,门生满南服”赞美张公的影响力,他的教诲如同清风般影响着众多学子,门生遍布南方各地。紧接着,“两朝三大制,承命入天禄”表明张公在两朝担任重要职务,参与制定国家大政方针,其功绩显赫。
“椽笔追典谟,名冠作者录”形容张公以笔墨记录历史,其作品被载入史册,名声卓著。之后,“三年未尝淹,一官不啻足”表达了张公在官场上的高效与满足感,即使短暂为官也足以体现其价值。
“先忧激深衷,时骋江湖目”揭示了张公的忧国忧民之心,他时常关注国家大事,目光远大。接下来,“琴高独听音,棋老傍观局”运用比喻,表现张公在艺术与哲学上的追求,如同欣赏音乐与棋局一样,享受其中的意境。
“翻然读礼馀,有命领宗祝”说明张公在礼法之余,还肩负着主持祭祀的重任。最后,“南都今镐丰,陵庙故祗肃”描绘了南京作为首都的繁荣景象,以及张公前往此地的重要使命。
“公心对神明,行哉副宸烛”表达了张公在面对神明时的虔诚与庄严,他的行动将照亮朝廷。接下来,“恭惟圣祖灵,陟降在于穆”赞美张公对圣祖的尊敬与怀念,认为他的灵魂在神圣的氛围中升腾。
“百年礼与乐,旧典行可复”强调了张公对于传统礼仪与音乐的重视,希望这些古老的习俗能够得以恢复。最后,“皇思任老成,至治期从欲”表达了皇帝对张公这样的老臣的信任与期待,希望在治理国家时能遵循张公的建议。
整体而言,这首诗高度赞扬了张公的才华、品德和在政治、文化领域的贡献,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繁荣、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