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时了却胸中事,只傍南溪理钓蓑
出处:《思家信不至》
宋 · 姚勉
又是秋风入芰荷,尚无黄耳到如何。
慈亲想自精神健,娇女应添智慧多。
踪迹自嗟成漫浪,利名底苦欲奔波。
几时了却胸中事,只傍南溪理钓蓑。
慈亲想自精神健,娇女应添智慧多。
踪迹自嗟成漫浪,利名底苦欲奔波。
几时了却胸中事,只傍南溪理钓蓑。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又是:再次。秋风:秋季的风。
入:吹入。
芰荷:菱叶和荷花。
尚:还。
无:没有。
黄耳:古代送信的快犬。
到:送达。
如何:怎么样,情况如何。
慈亲:慈祥的父母。
想自:想必自己。
精神:精神状态。
健:健康。
娇女:可爱的女儿。
添:增加。
智慧:智慧。
踪迹:足迹,行踪。
自嗟:自我感叹。
漫浪:漂泊不定。
利名:名利。
底:究竟。
欲:想要。
奔波:忙碌奔波。
几时:何时。
了却:结束。
胸中事:心中的忧虑。
只傍:只愿依傍。
南溪:南方的小溪。
理:整理。
钓蓑:钓鱼的蓑衣。
翻译
秋风又吹过菱叶和荷花,还没有收到家书告知如何。慈爱的父母想必精神依旧健康,女儿想必也更加聪明伶俐。
感叹自己的足迹如此漂泊不定,追求名利究竟为何如此奔波。
何时才能结束心中的烦忧,只愿在南溪边悠闲地整理钓鱼的蓑衣。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天的景色,诗人通过"秋风入芰荷"的意象,展现了季节更替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同时也暗含着对远方家书未至的思念之情。"黄耳"是古代传信的快马,此处借指家书,表达诗人期待家书到来的急切心情。
"慈亲想自精神健,娇女应添智慧多",诗人想象家中亲人生活安好,尤其是对父母的健康和子女的成长寄予厚望,体现出他对家庭的深深挂念。
"踪迹自嗟成漫浪,利名底苦欲奔波",诗人感叹自己的漂泊不定,为追求功名利禄而疲于奔命,流露出对这种生活的厌倦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几时了却胸中事,只傍南溪理钓蓑"表达了诗人渴望早日结束纷扰,回归田园,过上悠闲自在的生活,垂钓于南溪,享受天伦之乐。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寓情于景,抒发思乡怀亲之情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感慨的诗作,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