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葭菼大河回,病起层楼雨色开
出处:《九日登芦台怀于鳞元美兄弟明卿诸君子二首》
明 · 徐中行
秋高葭菼大河回,病起层楼雨色开。
沧海白云陪下榻,中原落日见停杯。
一官已负陶潜兴,九辩谁怜宋玉才。
因忆吾侪燕市里,每逢佳节便登台。
沧海白云陪下榻,中原落日见停杯。
一官已负陶潜兴,九辩谁怜宋玉才。
因忆吾侪燕市里,每逢佳节便登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病愈后在秋高气爽之日登临芦台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人的怀念。首联“秋高葭菼大河回,病起层楼雨色开”以“秋高”、“大河回”、“病起”、“层楼”、“雨色开”等意象,生动展现了诗人从病中恢复,站在高楼之上,看到雨后初晴、秋色宜人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重生的喜悦与感慨。
颔联“沧海白云陪下榻,中原落日见停杯”运用了“沧海”、“白云”、“下榻”、“中原”、“落日”、“停杯”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壮阔而宁静的画面:诗人仿佛置身于辽阔的大海与飘渺的白云之间,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而当夕阳西下时,诗人停下手中的酒杯,或许是在沉思过往,或是对未来充满期待。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体悟。
颈联“一官已负陶潜兴,九辩谁怜宋玉才”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仕途生涯的反思。这里借用东晋诗人陶潜(即陶渊明)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宋玉的例子,暗示自己虽身居官位,但内心却向往如陶潜般自由自在的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超脱与解脱;同时,也表达了对才华横溢却不得志的宋玉的同情,暗含对自己处境的无奈与感慨。
尾联“因忆吾侪燕市里,每逢佳节便登台”收束全诗,将思绪拉回到与友人相聚的燕市,每当佳节来临,大家便会一同登高望远,共享欢乐时光。这一句不仅深化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友情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