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沾巾覆形,不及贵门犬
出处:《山村叟》
唐 · 于濆
古凿岩居人,一廛称有产。
虽沾巾覆形,不及贵门犬。
驱牛耕白石,课女经黄茧。
岁暮霜霰浓,画楼人饱煖。
虽沾巾覆形,不及贵门犬。
驱牛耕白石,课女经黄茧。
岁暮霜霰浓,画楼人饱煖。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古凿岩居人:古代住在开凿的山洞中的人。一廛:一小块土地,指微薄的产业。
有产:拥有自己的产业。
沾巾覆形:指衣物能遮体避寒。
不及贵门犬:比不上富贵人家的狗生活得好。
驱牛耕白石:在多石的土地上辛苦耕作,白石形容土地贫瘠。
课女经黄茧:教妇女处理黄色的蚕茧,指纺织劳动。
岁暮:年终。
霜霰浓:霜雪浓重,形容天气寒冷。
画楼:装饰华丽的楼阁。
人饱煖:人们既饱食又温暖。
翻译
古代在山洞中居住的人,仅有一小块土地就称之为有所产业。虽然有衣蔽体、遮风挡雨,却远不如富贵人家的狗过得好。
赶着牛在贫瘠的石头地上耕作,教女子纺织黄色的蚕丝。
年终时霜雪浓重,华美的楼阁中人们却温暖饱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田园牧歌般的生活景象,展现了古人在岩居生活的情形。诗中通过对比,将主人公的生活与贵族的狗相比较,虽贫困但自足自给。驱牛耕作和女儿学习的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山村居民的勤劳和向上。末尾两句则是对寒冷冬日里,人们在温暖的画楼中享受美食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于平凡生活的赞美。
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质朴自然,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赏。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于物欲之外,对简单生活的珍视与喜悦。这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生命和劳动的深厚情感,以及他们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