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湿薪爆竹声,待诏履穿沾雪行
出处:《阎商卿还山中》
金末元初 · 元好问
阿卿去月从我来,今日西山成独往。
野人不是城中物,涧饮岩栖梦馀想。
翰林湿薪爆竹声,待诏履穿沾雪行。
兰台从事更閒冷,文书如山白发生。
孤灯静照寒窗宿,北风夜半歌黄鹄。
田家闭门风雪深,梅花开时酒应熟。
半世虚名不疗贫,栖迟零落百酸辛。
凭君莫向山中说,白石清泉笑杀人。
野人不是城中物,涧饮岩栖梦馀想。
翰林湿薪爆竹声,待诏履穿沾雪行。
兰台从事更閒冷,文书如山白发生。
孤灯静照寒窗宿,北风夜半歌黄鹄。
田家闭门风雪深,梅花开时酒应熟。
半世虚名不疗贫,栖迟零落百酸辛。
凭君莫向山中说,白石清泉笑杀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友人阎商卿归隐山林的生活情景,充满了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首句“阿卿去月从我来,今日西山成独往”,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友人从繁华都市到山林的转变,从“我”到“独往”的变化,暗示了对喧嚣尘世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生活的追求。
接着,“野人不是城中物,涧饮岩栖梦馀想”,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野人(即友人)与城市生活者的不同,他选择在山涧饮水、岩石栖息,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更是心灵的寄托。后两句“翰林湿薪爆竹声,待诏履穿沾雪行”,描绘了友人在山中生活的艰辛与忙碌,无论是翰林院的忙碌还是待诏官的艰难行走,都体现了他对生活的坚韧和对理想追求的执着。
“兰台从事更閒冷,文书如山白发生”,进一步展示了友人在官场的孤独与压力,面对堆积如山的文书,岁月在他头上留下了白发,形象地表现了官场生涯的沉重与无奈。而“孤灯静照寒窗宿,北风夜半歌黄鹄”,则通过夜晚的孤灯、寒冷的窗户和北风中的黄鹄歌声,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不失高洁的氛围,展现了友人内心的孤独与超脱。
最后,“田家闭门风雪深,梅花开时酒应熟”,描绘了冬日里农舍的封闭与寂静,以及梅花盛开时的温暖与喜悦,象征着即使在严寒中也能找到生活的美好与希望。而“半世虚名不疗贫,栖迟零落百酸辛”,则是对友人半生追求虚名却未能解决贫困生活的感慨,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精神自由的渴望。
“凭君莫向山中说,白石清泉笑杀人”,结尾处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赞赏,同时也含蓄地指出,即使在山中,也难以逃脱世俗的束缚,或许只有在心灵深处,才能真正获得自由与快乐。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